诗句

“雉扇开绿绮”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雉扇开绿绮”出自宋代刘过的《海棠得无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shàn kāi lǜ qǐ,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雉扇开绿绮”全诗

《海棠得无字》

雉扇开绿绮

步障蜀州锦,重重碧罗襦。
娇多不胜春,十五未嫔夫。
我欲金屋之,贮以贡上都。
窈窕飞世间,穠李侍绿珠。
冶容致人疑,讵知非妖狐。
雉扇开绿绮,君王丽华俱。
后庭非无花,有宠争得无。
八姨淡手抹,试妆不施朱。
不如玉环翠,睡起姿态殊。
人言花倾国,况乃下蔡乎。

标签:窈窕世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忧愁的景象。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中的女子形象栩栩如生。她身着锦绣华服,披着碧罗襦,容貌娇嫩,娇艳欲滴。然而,这位女子虽然美丽,却未能成为朝廷宫廷的嫔妃,仍然只是一个十五岁的未嫁少女。她渴望拥有金碧辉煌的居所,但只能将自己的美丽储藏在上都的宫廷中。

诗中的女子被描述为窈窕飞世间的仙子,似乎她的美貌超越了尘世的凡俗。她像是守护在绿珠穠李旁边,容貌冶艳,使人难以置信,也让人怀疑她是否是一位妖狐。

诗中还描绘了宫廷的盛景,君王和女子都被形容得美不胜收。即使在后庭,也不乏花朵的香艳,有些花朵因受宠而失去了自由。八姨轻轻地用手抹去脸上的妆容,试妆时却不施朱粉。她的美丽不如佩戴玉环翠的女子,但她的睡姿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女子的赞美之情。人们说她的美丽足以倾倒一个国家,更何况她是下蔡的女子,地位低微,却有如此的魅力。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女子的美丽和境遇,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慨。美丽的女子虽然引人注目,但她的身份和命运却受到限制,这种无奈和忧愁在诗中得以展现。

“雉扇开绿绮”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ǎi táng dé wú zì
海棠得无字

bù zhàng shǔ zhōu jǐn, chóng chóng bì luó rú.
步障蜀州锦,重重碧罗襦。
jiāo duō bù shèng chūn, shí wǔ wèi pín fū.
娇多不胜春,十五未嫔夫。
wǒ yù jīn wū zhī, zhù yǐ gòng shàng dōu.
我欲金屋之,贮以贡上都。
yǎo tiǎo fēi shì jiān, nóng lǐ shì lǜ zhū.
窈窕飞世间,穠李侍绿珠。
yě róng zhì rén yí, jù zhī fēi yāo hú.
冶容致人疑,讵知非妖狐。
zhì shàn kāi lǜ qǐ, jūn wáng lì huá jù.
雉扇开绿绮,君王丽华俱。
hòu tíng fēi wú huā, yǒu chǒng zhēng de wú.
后庭非无花,有宠争得无。
bā yí dàn shǒu mǒ, shì zhuāng bù shī zhū.
八姨淡手抹,试妆不施朱。
bù rú yù huán cuì, shuì qǐ zī tài shū.
不如玉环翠,睡起姿态殊。
rén yán huā qīng guó, kuàng nǎi xià cài hū.
人言花倾国,况乃下蔡乎。

“雉扇开绿绮”平仄韵脚


拼音:zhì shàn kāi lǜ qǐ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作者简介


刘过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作者介绍


刘过的交契稼轩

  刘过与辛弃疾交往颇深,后世传为佳话,宋元笔记中就有多段二人交游的逸事。元人蒋正子的《山房随笔》细述了他们相识的过程:辛弃疾在浙东为帅时,刘过慕名而来欲结交,门房见刘过只是一介布衣,势利眼发作,坚决不让其入内。刘过愤然与门房争执,辛弃疾听见声音召门房问话,门房不免加油添醋地说刘过是非,辛弃疾大怒,本想将刘过逐走,幸而此时陆游与陈亮在侧,二人把刘过大大夸奖一番,说他是当世豪杰,善赋诗,不妨一见。辛弃疾这才让刘过进来,斜眼看他,冷冷问:“你能写诗么?”刘过说:“能。”这时席间正上羊腰肾羹,辛弃疾便命他以此为赋,刘过笑道:“天气太冷,我想先喝点酒。”辛弃疾赐酒,刘过接过,大口饮尽,一时手颤,有酒液沥流于怀,辛弃疾就让他以“流”字为韵。刘过随即吟道:“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侯。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酒伴风流。”辛弃疾闻之大喜,忙请他共尝羊羹,宴罢后还厚赠他不少财物。后来辛弃疾在京口为官,一日大雪,辛率众幕僚登多景楼观雪景,刘过出现时的模样很魏晋,敞着衣襟,穿着拖鞋,懒洋洋地就来了。辛弃疾大概很觉碍眼,有心刁难,便命刘过赋雪,并以“难”字为韵。不想刘过张口即吟道:“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交访戴难。”辛弃疾赞叹不已,自此二人遂为莫逆之交。

  辛刘二人都是性情中人,元人郭宵凤《江湖纪闻》中记载的一则他们交往的趣事颇含几分江湖豪情:刘过欲回乡探望母亲,向辛弃疾告假,辛弃疾知其囊中羞涩,有心相助。是夕,二人微服登倡楼饮酒,正好遇上一位都吏在左拥右抱宴客作乐。都吏并不认得自己的上司的上司辛大帅,自恃财大气粗,叫嚣着要包场,命左右随从把辛刘二人赶出去。二人也不与他相争,哈哈大笑着就回去了。辛弃疾随后称有机密文书要处理,点名要这都吏前来领命,而此刻都吏早已醉倒在温柔乡中,哪里还能连夜赶来。辛弃疾遂决定没收其家产并将其流放以示惩戒,都吏醒来吓出一身冷汗,忙四处托人在元帅面前求情。辛弃疾仍不宽恕,病急乱投医的都吏打听到刘过缺钱,便一咬牙,掏出五千缗奉上,说是为刘过母亲祝寿,再请辛弃疾开恩。辛弃疾却还不答应,摇摇头连说不行,命都吏将祝寿钱翻倍。都吏虽然心痛如刀绞,但也不敢不从命,如数把数额增到万缗,辛弃疾这才放了他一马。宋朝的宰相一月俸禄才三百缗钱而已,可见一万缗在当时是笔不小的巨款,一个小小的都吏能拿一下子出这么多钱充当罚金,显然来源难保干净,辛弃疾此举是劫富济贫,同时也给了这位贪污腐败的小官一记漂亮的双重警告。

  然后辛弃疾自己出钱为刘过买了回乡的船,把万缗钱交给他,知道刘过用钱向来大大咧咧,还特意嘱咐说不要像平时那样乱用。刘过大为感动,作了一阕《念奴娇》相赠:“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

刘过的文学创作

  刘过以词闻名。他的词中写“平生豪气,消磨酒里”处甚多,如《沁园春》“柳思花情”、《水调歌头》“春事能几许”等。不过,更能代表刘过词特色的是那些感慨国事、大声疾呼的作品。如《沁园春》“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念奴娇》“知音者少”,《贺新郎》“弹铗西来路”等。这些作品都写得慷慨激昂、气势豪壮。另外《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颂赞岳飞的生平业绩、痛斥朝廷奸佞诬陷忠良,写得跌宕淋漓、悲壮激越,十分感人。这些爱国词虽偶有粗率之处,但风格豪放,却是刘过词的本色。他的词中亦有俊逸纤秀之作,如《贺新郎》“老去相如倦”、《唐多令》“芦叶满汀洲”等。刘熙载称其“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著不及稼轩(辛弃疾),足以自成一家”(《艺概》卷四)。至于他的《沁园春》咏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首,虽刻画纤巧,但体格卑弱不足取。

  刘过也工于诗,古体、律诗兼备。诗多悲壮之调。如《夜思中原》“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登多景楼》“北固怀人频对洒,中原在望莫登楼”。也有的诗写山水景物,清新秀美。

  刘过《龙洲集》14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今已不传。明王朝用复刊宋端平中刘澥(刘过之弟)辑刻的《龙洲道人集》15卷,有明嘉靖本、汲古阁本。《四库全书》收录14卷、附录2卷。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龙洲集》12卷。

  所著《龙洲词》,《直斋书录解题》著录1卷,明代长沙《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刘改之词》。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明初沈愚刊本收词69首,其中为他本所无者凡21首(今人罗振常为之补遗刊行共得86首)。《强村丛书》初刊为2卷,乃清黄丕烈藏钱曾(遵王)校本,曹元忠跋谓出宋椠,犹在赵闻礼《阳春白雪》未出之前,罗振常则谓出于王朝用而加补辑者。《全宋词》收龙洲词80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