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添予许老”出自宋代洪咨夔的《赠前京华王制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ìng tiān yǔ xǔ lǎo,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病添予许老”全诗:赤时风欲尽,黄花霜未乾。
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
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
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
《赠前京华王制属》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赤时风欲尽,黄花霜未干。
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
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
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洪咨夔在宋代末年时所处的困境和悲愁之情。诗的开头就展示了时节的变迁,赤时即冬季的深寒,风已经快要吹尽,而黄花上的霜却还未干。这种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忧愁相呼应。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病痛之苦。他说他的病情加重,许老医生也无法治愈,而作者自己的贫穷困苦却使得他无法寒冷时得到适当的保暖。这里通过个人的病痛与贫穷窘迫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身世与困境。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象征性的意象来揭示作者的内心之痛。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这两句诗意象征着权势者的腐败和残暴。剑蚀蛟还吼,暗指剑蚀蛟龙,即权贵腐败,而袍尘鹘尚盘则指袍尘沾染到鹘鹰身上,表明了腐败权贵的附庸和傀儡。
最后两句“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表达了作者对山东和河北地区的民众遭遇的同情之情。他欲言又止,泪水如潮水般涌动。这里作者的泪水可以视为对时局的无奈和悲愤之情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作者洪咨夔在宋代末年的困境、病痛和对社会的悲愤之情。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苦痛和对时局的忧虑,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
zèng qián jīng huá wáng zhì shǔ
赠前京华王制属
chì shí fēng yù jǐn, huáng huā shuāng wèi gān.
赤时风欲尽,黄花霜未乾。
bìng tiān yǔ xǔ lǎo, qióng pò zi néng hán.
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
jiàn shí jiāo hái hǒu, páo chén gǔ shàng pán.
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
shān dōng hé běi shì, yù yǔ lèi wán lán.
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
拼音:bìng tiān yǔ xǔ lǎo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