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野航邀月渡溪北”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野航邀月渡溪北”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晚投大云峰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ě háng yāo yuè dù xī bě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野航邀月渡溪北”全诗

《晚投大云峰二首》

野航邀月渡溪北

高树风生晚径秋,平沙无日下凫鸥。
野航邀月渡溪北,古寺僧归钟殷楼。

标签:古寺殷楼

赏析


《晚投大云峰二首》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傍晚的景象,以及在这个时刻所引发的思考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晚上投云峰两首

高树在风中生长,晚上的小径充满秋天的气息,
平坦的沙地上没有决定性的倒影,只有凫鸥在飞翔。
在溪北,野航邀请月亮共享夜晚之美,
古老的寺庙里,僧侣们回到钟楼,敲响钟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色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傍晚时刻的感受和思考。高耸入云的树木和吹拂的风,给人以清新和悠远的感觉。晚上的小径上没有阳光的倒影,只有凫鸥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溪北的情景,他描述了野航邀请月亮共同欣赏夜晚之美的情景。这种邀约和渡过溪水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和浪漫的向往。接着,诗人描述了古寺庙中僧侣们回到钟楼的情景,敲响钟声。这个场景给人一种庄严和宁静的感觉,也体现了对宗教和信仰的表达。

整首诗词以秋日傍晚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自然、时光和人生的思考和赞美。它展示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索,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赋予了诗词以清新、宁静和庄重的诗意,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野航邀月渡溪北”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ǎn tóu dà yún fēng èr shǒu
晚投大云峰二首

gāo shù fēng shēng wǎn jìng qiū, píng shā wú rì xià fú ōu.
高树风生晚径秋,平沙无日下凫鸥。
yě háng yāo yuè dù xī běi, gǔ sì sēng guī zhōng yīn lóu.
野航邀月渡溪北,古寺僧归钟殷楼。

“野航邀月渡溪北”平仄韵脚


拼音:yě háng yāo yuè dù xī běi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仄韵) 入声十三职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手游推荐

    立即下载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