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只恐诏公台省去”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只恐诏公台省去”出自宋代李吕的《师正堂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kǒng zhào gōng tái shěng qù,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只恐诏公台省去”全诗

《师正堂二首》

只恐诏公台省去

颓垣荒蔓几经霜,今喜崇成背郭堂。
雅欲援琴追宓子,时从退食咏羔羊。
溪流碧绕如平篆,山木阴连不断行。
只恐诏公台省去,空教南国爱甘棠。


赏析


《师正堂二首》是宋代李吕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颓垣荒蔓的景象,但作者却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崇高的背郭堂。诗人渴望能够像宓子一样弹奏雅乐,又时常在退食时吟咏羔羊。溪流清澈如同平整的篆书,山林的阴影相互交融,不间断地延伸。作者担心这些景物会被官员的政令所剥夺,唯留南国的人们依然热爱美丽的甘棠花。

这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废墟和废墟中独立存在的背郭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于自然和文化的热爱。

整首诗词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意境,颓垣荒蔓、溪流碧绕、山木阴连等形象描绘,给人一种凄凉、静谧的感觉。然而,通过崇成背郭堂的出现,诗人给予了读者一丝希望和渴望。背郭堂作为一座独立的建筑物,象征着人类智慧和文化的传承,也代表着美好事物的存在和追求。

诗中的宓子和羔羊则是对于美好事物的表达,宓子象征音乐和艺术,而羔羊则代表着纯洁和美好。诗人在退食时吟咏羔羊,表达了对于美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

最后两句"只恐诏公台省去,空教南国爱甘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担忧。诗人担心官员的政令会剥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只剩下南国的人们依然对甘棠花有所钟爱。这种担忧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和文化衰退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呼唤。

《师正堂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思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关注。这首诗以清幽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只恐诏公台省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ī zhèng táng èr shǒu
师正堂二首

tuí yuán huāng màn jǐ jīng shuāng, jīn xǐ chóng chéng bèi guō táng.
颓垣荒蔓几经霜,今喜崇成背郭堂。
yǎ yù yuán qín zhuī mì zi, shí cóng tuì shí yǒng gāo yáng.
雅欲援琴追宓子,时从退食咏羔羊。
xī liú bì rào rú píng zhuàn, shān mù yīn lián bù duàn xíng.
溪流碧绕如平篆,山木阴连不断行。
zhǐ kǒng zhào gōng tái shěng qù, kōng jiào nán guó ài gān táng.
只恐诏公台省去,空教南国爱甘棠。

“只恐诏公台省去”平仄韵脚


拼音:zhǐ kǒng zhào gōng tái shěng qù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作者简介


李吕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2005年至今 · 专注包房KTV串烧创作与推广!

免费分享100万+DJ串烧资源...点击下载👇👇👇

自2005年起步,我们始终扎根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深度参与包房KTV串烧嗨曲的创作、制作与推广。20年间,亲历了西南夜店音乐从本地化探索到全国辐射的蜕变。
~从CD刻录机到流媒体时代,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让每个包房炸裂的初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炫音社、西西音乐等伙伴,用节奏连接山河,用音浪点燃城市——【因为西南的夜,永不散场】。
~我们提供免费DJ搜索引擎,如果有缺失的资源,没有找到您要的资源,可以右上角《提交需求》进行反馈求资源。
~如果你觉得本站好用,记得分享给好友一起噢!搜DJ下载:www.djxiazai.com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