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传看乐府无人识”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传看乐府无人识”出自宋代杨冠卿的《赤玉箫》,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uán kàn yuè fǔ wú rén shí,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传看乐府无人识”全诗

《赤玉箫》

传看乐府无人识

玉箫早入凉王墓,弓剑衣冠只同处。
千年邂逅出人间,颜色声音幸如故。
云门曲谱不分明,赵瑟齐竽各自名。
传看乐府无人识,此箫收声甘弃掷。


赏析


《赤玉箫》是杨冠卿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玉箫的故事,表达了玉箫与凉王墓、古乐谱以及其他乐器之间的情感纠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赤玉箫早已进入凉王的墓中,
弓剑、衣冠与它同在。
千年之后,它与人间重逢,
颜色和声音都幸福地保持如初。

云门曲谱已经模糊不清,
赵瑟和齐竽各有各的名声。
传承的乐府无人能够辨识,
这支箫的音调收住后便甘愿被抛弃。

《赤玉箫》蕴含了深刻的诗意和赏析。诗中通过玉箫与凉王墓的结合,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回忆。玉箫作为一种乐器,被放置在凉王的墓中,象征着逝去的岁月和消逝的音乐。然而,随着千年的过去,玉箫再次出现在人间,它的颜色和声音却如故,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永恒的美感。

诗中提到的云门曲谱、赵瑟和齐竽等元素,突显了乐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乐谱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乐器的名声也逐渐被遗忘。这揭示了岁月的无情和文化的衰落,使得这支赤玉箫的音调在传承中失去了辨识度,最终被遗弃。

整首诗以玉箫为核心,通过表达它与凉王墓、乐谱和其他乐器之间的联系,呈现了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消逝和文化的变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赤玉箫》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并传达了对美和艺术的敬意。

“传看乐府无人识”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ì yù xiāo
赤玉箫

yù xiāo zǎo rù liáng wáng mù, gōng jiàn yì guān zhǐ tóng chǔ.
玉箫早入凉王墓,弓剑衣冠只同处。
qiān nián xiè hòu chū rén jiān, yán sè shēng yīn xìng rú gù.
千年邂逅出人间,颜色声音幸如故。
yún mén qǔ pǔ bù fēn míng, zhào sè qí yú gè zì míng.
云门曲谱不分明,赵瑟齐竽各自名。
chuán kàn yuè fǔ wú rén shí, cǐ xiāo shōu shēng gān qì zhì.
传看乐府无人识,此箫收声甘弃掷。

“传看乐府无人识”平仄韵脚


拼音:chuán kàn yuè fǔ wú rén shí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仄韵) 入声十三职

作者简介


杨冠卿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2005年至今 · 专注包房KTV串烧创作与推广!

免费分享100万+DJ串烧资源...点击下载👇👇👇

自2005年起步,我们始终扎根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深度参与包房KTV串烧嗨曲的创作、制作与推广。20年间,亲历了西南夜店音乐从本地化探索到全国辐射的蜕变。
~从CD刻录机到流媒体时代,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让每个包房炸裂的初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炫音社、西西音乐等伙伴,用节奏连接山河,用音浪点燃城市——【因为西南的夜,永不散场】。
~我们提供免费DJ搜索引擎,如果有缺失的资源,没有找到您要的资源,可以右上角《提交需求》进行反馈求资源。
~如果你觉得本站好用,记得分享给好友一起噢!搜DJ下载:www.djxiazai.com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