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新诗觅得两三联”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新诗觅得两三联”出自唐代李洞的《赠昭应沈少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n shī mì dé liǎng sān liá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新诗觅得两三联”全诗

《赠昭应沈少府》

新诗觅得两三联

行宫接县判云泉,袍色虽青骨且仙。
鄠杜忆过梨栗墅,潇湘曾棹雪霜天。
华山僧别留茶鼎,渭水人来锁钓船。
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


赏析


诗词:《赠昭应沈少府》

行宫接县判云泉,
袍色虽青骨且仙。
鄠杜忆过梨栗墅,
潇湘曾棹雪霜天。
华山僧别留茶鼎,
渭水人来锁钓船。
东送西迎终几考,
新诗觅得两三联。

中文译文:
行宫接待县的判官云泉,
衣袍虽然是青色的,却像仙人一样。
鄠杜地方上的梨栗庄园勾起了回忆,
曾经漂泊过的潇湘江上的雪霜之天。
华山上的僧人分别时留下了茶壶,
渭水边的人前来锁住了钓船。
东送西迎经历了多少次考验,
才能寻觅到新的诗句,写成两三联。

诗意:
这首诗是李洞写给沈云泉的赠诗。诗中描绘了行宫与县官相接待,“袍色虽青骨且仙”意味着虽然沈少府的衣袍是青色的,但沈云泉却具有仙人的风骨。接着诗人回忆起鄠杜地方的梨栗庄园,进一步回忆潇湘江上的雪霜之天。华山上的僧人在分别时留下茶壶,渭水边的人来锁住钓船。

整首诗以诗人的亲身经历和回忆为线索,将实际和想象相融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通过描述行宫、梨栗庄园、潇湘江、华山、渭水等景物,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赋予了诗词以诗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具有具体情境的场景,并以之抒发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景物的回忆,折射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在形式上,整首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构成,行云流水般的句子节奏与韵律相得益彰。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例如“袍色虽青骨且仙”,突出了沈云泉仙风道骨的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沈云泉的深情厚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通过展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诗词赋予了读者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新诗觅得两三联”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èng zhāo yīng shěn shào fǔ
赠昭应沈少府

xíng gōng jiē xiàn pàn yún quán, páo sè suī qīng gǔ qiě xiān.
行宫接县判云泉,袍色虽青骨且仙。
hù dù yì guò lí lì shù,
鄠杜忆过梨栗墅,
xiāo xiāng céng zhào xuě shuāng tiān.
潇湘曾棹雪霜天。
huà shān sēng bié liú chá dǐng, wèi shuǐ rén lái suǒ diào chuán.
华山僧别留茶鼎,渭水人来锁钓船。
dōng sòng xī yíng zhōng jǐ kǎo, xīn shī mì dé liǎng sān lián.
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

“新诗觅得两三联”平仄韵脚


拼音:xīn shī mì dé liǎng sān lián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仄韵) 去声十四愿

作者简介


李洞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2005年至今 · 专注包房KTV串烧创作与推广!

免费分享100万+DJ串烧资源...点击下载👇👇👇

自2005年起步,我们始终扎根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深度参与包房KTV串烧嗨曲的创作、制作与推广。20年间,亲历了西南夜店音乐从本地化探索到全国辐射的蜕变。
~从CD刻录机到流媒体时代,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让每个包房炸裂的初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炫音社、西西音乐等伙伴,用节奏连接山河,用音浪点燃城市——【因为西南的夜,永不散场】。
~我们提供免费DJ搜索引擎,如果有缺失的资源,没有找到您要的资源,可以右上角《提交需求》进行反馈求资源。
~如果你觉得本站好用,记得分享给好友一起噢!搜DJ下载:www.djxiazai.com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