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清明”出自明代杨基的《西园梨花春晚开一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rì shì qīng mí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明日是清明”全诗:明日是清明,孤花雪斗轻。
不须开满树,春少更多情。
《西园梨花春晚开一枝》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梨花在春晚上孤零零地开放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短暂性的思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明天是清明,孤零零的梨花轻轻地与雪争艳。
无需整树开满,春天的气息已经足够丰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的景象为背景,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春天的一个重要节点。梨花作为春季的代表花卉,在这个时节绽放,为清明节增添了一抹娇艳的色彩。
诗人通过描绘梨花孤零零地与雪争艳,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梨花和雪花相互辉映,彼此竞相绽放,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春日气息。诗中的“孤花雪斗轻”一句,通过对梨花与雪花的比较,突出了梨花的婉约和柔美。
诗人并没有要求梨花开满整棵树,而是强调了春天带给人们更多的情感和感受。他认为春天的气息已经足够丰盈,不需要完全依赖梨花的繁茂来表达春天的美好。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细腻感知。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通过对梨花的描绘,诗人以微妙的方式传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词以其简练的表达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明代诗人杨基独特的艺术风格。
xī yuán lí huā chūn wǎn kāi yī zhī
西园梨花春晚开一枝
míng rì shì qīng míng, gū huā xuě dòu qīng.
明日是清明,孤花雪斗轻。
bù xū kāi mǎn shù, chūn shǎo gèng duō qíng.
不须开满树,春少更多情。
拼音:míng rì shì qīng mí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以诗著称,亦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其元末诗作,大多表现维护元代统治立场,入明后,仍眷怀元室。风格异于高启,多不能摆脱元诗靡丽纤细风习,他的无题、香奁诸体尤甚。王世贞批评它颇伤“风雅”(《艺苑卮言》)。他的写景咏物之作尚有佳品。如《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观察入微,描绘如画,诗人一路沉醉于花香鸟语之中的悠然自得心情跃然纸上。其他如《春草》、《春暮西园杂兴》等诗,亦细腻自然,情景交融。其中名句如“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一树杨花三日雨,池塘春水绿萍多”等,向为人所称颂。五律《岳阳楼》境界开阔,起结尤入神境。时人以此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古风《挂剑台》写吴季子讲求信义的坦荡胸怀,形象鲜明,风格苍劲,语言俊爽峭拔,不同于他的其他近体诗风,另开一新境界。
著作有《眉庵集》12卷,补遗 1卷。按古体、歌行、律诗、绝句、长短句及词曲分卷排列。明成化重刻时,江朝宗为之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