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当年曾得寄仙踪”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当年曾得寄仙踪”出自宋代古成之的《忆罗浮》,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nián céng dé jì xiān z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当年曾得寄仙踪”全诗

《忆罗浮》

当年曾得寄仙踪

忆昔罗浮最上峰,当年曾得寄仙踪
凭阑月色出沧海,欹枕秋声入古松。
采药静寻幽涧洗,寄书闲仗白云封。
红尘一下拘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


赏析


《忆罗浮》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古成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昔罗浮最上峰,
当年曾得寄仙踪。
凭阑月色出沧海,
欹枕秋声入古松。

采药静寻幽涧洗,
寄书闲仗白云封。
红尘一下拘名利,
不听山间午夜钟。

译文:
回忆起昔日的罗浮山巅,
当年曾经感受到仙灵的足迹。
依靠栏杆,月色洒在辽阔的海面上,
斜卧在枕上,秋天的声音进入古老的松林中。

静静地采摘草药,寻找幽深的溪涧清洗身心,
把书信寄托于悠闲的白云之中。
一瞬间被尘世的名利所困扰,
不再倾听山间午夜的钟声。

诗意和赏析:
《忆罗浮》这首诗词通过叙述作者在罗浮山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纷扰尘世的厌倦之情。

首先,诗人回忆起曾经登上罗浮山巅的经历,描述了当年感受到仙境气息的美妙感觉。罗浮山是中国古代的名山之一,被认为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作者通过回忆表达了自己曾经与仙灵接触的奇妙经历。

接着,诗人以月色洒在海面和秋风吹拂古松的景象来描绘罗浮山的宁静和神秘。月色和秋风是自然界中具有诗意和浪漫情怀的元素,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达出自己在罗浮山中的宁静感受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然后,诗人回到尘世中,描述了自己在山间采药、寄书的闲适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繁忙的世俗之事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红尘一下拘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表达了诗人的抱负和态度。红尘指世俗的尘世之事,拘束了诗人的心灵和追求。而“山间午夜钟”象征山间的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表示不再倾听这种世俗的声音,坚守内心的自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罗浮山的美景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怀念,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内心、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当年曾得寄仙踪”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ì luó fú
忆罗浮

yì xī luó fú zuì shàng fēng, dāng nián céng dé jì xiān zōng.
忆昔罗浮最上峰,当年曾得寄仙踪。
píng lán yuè sè chū cāng hǎi, yī zhěn qiū shēng rù gǔ sōng.
凭阑月色出沧海,欹枕秋声入古松。
cǎi yào jìng xún yōu jiàn xǐ, jì shū xián zhàng bái yún fēng.
采药静寻幽涧洗,寄书闲仗白云封。
hóng chén yī xià jū míng lì, bù tīng shān jiān wǔ yè zhōng.
红尘一下拘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

“当年曾得寄仙踪”平仄韵脚


拼音:dāng nián céng dé jì xiān zōng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2005年至今 · 专注包房KTV串烧创作与推广!

免费分享100万+DJ串烧资源...点击下载👇👇👇

自2005年起步,我们始终扎根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深度参与包房KTV串烧嗨曲的创作、制作与推广。20年间,亲历了西南夜店音乐从本地化探索到全国辐射的蜕变。
~从CD刻录机到流媒体时代,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让每个包房炸裂的初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炫音社、西西音乐等伙伴,用节奏连接山河,用音浪点燃城市——【因为西南的夜,永不散场】。
~我们提供免费DJ搜索引擎,如果有缺失的资源,没有找到您要的资源,可以右上角《提交需求》进行反馈求资源。
~如果你觉得本站好用,记得分享给好友一起噢!搜DJ下载:www.djxiazai.com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