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颊映红腮”出自明代杨基的《壶中二色桃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ù jiá yìng hóng sāi,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素颊映红腮”全诗: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
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壶中二色桃花》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壶中盛放着两种颜色的桃花的景象。诗中表现出桃花的美丽和娇媚。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
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诗意:
诗人通过描绘壶中的桃花,表达了桃花的美丽和娇媚。诗人注意到桃花的花瓣上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白色。他观察到桃花盛开时,红色的花瓣映衬着女子的白皙脸颊,形成了美丽的景象。他感叹桃花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桃花落下的惋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桃花的美丽和细腻。诗人通过壶中的桃花,将美丽的形象与女子的面容相比,增加了诗意的层次。红白两色的桃花相映成趣,呈现出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感。诗人的抒发之情既有对桃花美丽的赞叹,也有对桃花凋零的感伤,展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的主题。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壶中盛开的双色桃花的景象,通过对桃花美丽和凋零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之脆弱,给人以思考和感悟。
hú zhōng èr sè táo huā
壶中二色桃花
sù jiá yìng hóng sāi, xī yuán gòng zhé lái.
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
lián qú jìng xiān luò, zhī shì zuì xiān kāi.
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拼音:sù jiá yìng hóng sāi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以诗著称,亦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其元末诗作,大多表现维护元代统治立场,入明后,仍眷怀元室。风格异于高启,多不能摆脱元诗靡丽纤细风习,他的无题、香奁诸体尤甚。王世贞批评它颇伤“风雅”(《艺苑卮言》)。他的写景咏物之作尚有佳品。如《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观察入微,描绘如画,诗人一路沉醉于花香鸟语之中的悠然自得心情跃然纸上。其他如《春草》、《春暮西园杂兴》等诗,亦细腻自然,情景交融。其中名句如“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一树杨花三日雨,池塘春水绿萍多”等,向为人所称颂。五律《岳阳楼》境界开阔,起结尤入神境。时人以此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古风《挂剑台》写吴季子讲求信义的坦荡胸怀,形象鲜明,风格苍劲,语言俊爽峭拔,不同于他的其他近体诗风,另开一新境界。
著作有《眉庵集》12卷,补遗 1卷。按古体、歌行、律诗、绝句、长短句及词曲分卷排列。明成化重刻时,江朝宗为之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