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南北不知缘底事”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南北不知缘底事”出自宋代李弥逊的《仪真道中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án běi bù zhī yuán dǐ shì,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南北不知缘底事”全诗

《仪真道中三首》

南北不知缘底事

长天漠漠水边空,云淡风微两两鸿。
南北不知缘底事,一生半落往来中。

标签:不知一生

赏析


《仪真道中三首》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长天漠漠水边空,
云淡风微两两鸿。
南北不知缘底事,
一生半落往来中。

中文译文:
广袤的天空苍茫无际,
淡淡的云朵,微风轻拂,两只大雁相伴飞翔。
南北方的人们并不知晓其中的原因,
一生中有一半的时光都在往来中流逝。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宽广而空旷的景象,给人以萧瑟、苍凉的感受。长天漠漠,意味着天空的辽阔无垠,没有边界;水边空,云淡风微,形容大自然的宁静和淡然。两两鸿飞,是大自然中的一幕美景,也是季节更替、生命往来的象征。

诗人以南北为代表的人们,暗指社会的纷争与人世的喧嚣,与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南北不知缘底事,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界中一切变化的无知和无法掌握的无奈。一生半落往来中,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忧伤。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描绘自然风景,诗人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和迷茫。这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界的感悟,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力和感受力。

“南北不知缘底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í zhēn dào zhōng sān shǒu
仪真道中三首

cháng tiān mò mò shuǐ biān kōng, yún dàn fēng wēi liǎng liǎng hóng.
长天漠漠水边空,云淡风微两两鸿。
nán běi bù zhī yuán dǐ shì, yī shēng bàn luò wǎng lái zhōng.
南北不知缘底事,一生半落往来中。

“南北不知缘底事”平仄韵脚


拼音:nán běi bù zhī yuán dǐ shì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手游推荐

    立即下载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