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曾罢双旌瞻白日”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曾罢双旌瞻白日”出自唐代杨巨源的《赠李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éng bà shuāng jīng zhān bái r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曾罢双旌瞻白日”全诗

《赠李傅》

曾罢双旌瞻白日

知因公望掩能文,誓激明诚在致君。
曾罢双旌瞻白日,犹将一剑许黄云。
摇窗竹色留僧语,入院松声共鹤闻,莫被此心生晚计,镇南人忆杜将军。


赏析


《赠李傅》是唐代杨巨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傅的赞扬和追忆之情。

诗中写到,李傅知晓朝廷公务,但他却遮掩了自己的才华,态度坚决地投身于广大民众的利益。他不仅发扬光大了真诚的品质,也在为国家效力时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聪明才智。李傅曾经放弃了官衔和荣誉,只为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表明了他对信仰的坚守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诗中还描绘了一些景象:清晨,打开窗户,可以看到翠绿的竹子,听到僧人的低语;进入院子,可以听到松树的声音,与鹤的鸣叫声相伴。这些景象与李傅的品质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李傅高风亮节的敬佩与赞美。

诗的最后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放慢了自己的步伐,不要懈怠。诗中的"镇南人"指的是杜将军,他是唐初著名的将领,杨巨源希望人们能够时刻铭记他的英勇和奉献精神,不断追求卓越。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李傅的鼓励和期望。

中文译文如下:
知因公望掩能文,誓激明诚在致君。
曾罢双旌瞻白日,犹将一剑许黄云。
摇窗竹色留僧语,入院松声共鹤闻,
莫被此心生晚计,镇南人忆杜将军。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李傅的赞扬和追忆之情,同时通过景物的描绘将李傅的高尚品质和道德追求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增加了诗的艺术韵味。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高尚品质和追求的崇敬与赞美,同时也是对读者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人们能够时刻保持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并不断进取。

“曾罢双旌瞻白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èng lǐ fù
赠李傅

zhī yīn gōng wàng yǎn néng wén, shì jī míng chéng zài zhì jūn.
知因公望掩能文,誓激明诚在致君。
céng bà shuāng jīng zhān bái rì,
曾罢双旌瞻白日,
yóu jiāng yī jiàn xǔ huáng yún.
犹将一剑许黄云。
yáo chuāng zhú sè liú sēng yǔ, rù yuàn sōng shēng gòng hè wén,
摇窗竹色留僧语,入院松声共鹤闻,
mò bèi cǐ xīn shēng wǎn jì, zhèn nán rén yì dù jiāng jūn.
莫被此心生晚计,镇南人忆杜将军。

“曾罢双旌瞻白日”平仄韵脚


拼音:céng bà shuāng jīng zhān bái rì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作者简介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2005年至今 · 专注包房KTV串烧创作与推广!

免费分享100万+DJ串烧资源...点击下载👇👇👇

自2005年起步,我们始终扎根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深度参与包房KTV串烧嗨曲的创作、制作与推广。20年间,亲历了西南夜店音乐从本地化探索到全国辐射的蜕变。
~从CD刻录机到流媒体时代,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让每个包房炸裂的初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炫音社、西西音乐等伙伴,用节奏连接山河,用音浪点燃城市——【因为西南的夜,永不散场】。
~我们提供免费DJ搜索引擎,如果有缺失的资源,没有找到您要的资源,可以右上角《提交需求》进行反馈求资源。
~如果你觉得本站好用,记得分享给好友一起噢!搜DJ下载:www.djxiazai.com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