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三十六万人”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三十六万人”出自唐代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shí liù wàn ré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十六万人”全诗

《古风五十九首》

三十六万人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其二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其三
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
扬波喷云雷。
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
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其四
凤飞九千仞。
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
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
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
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
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
飚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
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
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
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
长与韩众亲。
其五
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
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
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
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
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
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
永与世人别。
其六
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虮。
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
其七
五鹤西北来。
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
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
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
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
寿与天齐倾。
(此诗另有一作)
客有鹤上仙。
飞飞凌太清。
扬言碧云里。
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
飘然下倒影。
倏忽无留形。
遗我金光草。
服之四体轻。
将随赤松去。
对博坐蓬瀛。
其八
咸阳二三月。
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
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
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
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
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
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
但为此辈嗤。
其九
庄周梦胡蝶。
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
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
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
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
营营何所求。
其十
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
其十一
黄河走东溟。
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
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
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
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
吸景驻光彩。
其十二
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
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身将客星隐。
心与浮云闲。
长揖万乘君。
还归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
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
冥栖岩石间。
其十三
君平既弃世。
世亦弃君平。
观变穷太易。
探元化群生。
寂寞缀道论。
空帘闭幽情。
驺虞不虚来。
鸑鷟有时鸣。
安知天汉上。
白日悬高名。
海客去已久。
谁人测沈冥。
其十四
胡关饶风沙。
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
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
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
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
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
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
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
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
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
岂知关山苦。
(一本此下有四句)
争锋徒死节。
秉钺皆庸竖。
战士死蒿莱。
将军获圭组。
李牧今不在。
边人饲豺虎。
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
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
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
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
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
千里独徘徊。
其十六
宝剑双蛟龙。
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
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
飞沉失相从。
风胡灭已久。
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
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
神物会当逢。
其十七金华牧羊儿。
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
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
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
可以炼精魄。
其十八
天津三月时。
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
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
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
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
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
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
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
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
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
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
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
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
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
自古多愆尤。
黄犬空叹息。
绿珠成衅雠。
何如鸱夷子。
散发棹扁舟。
其十九
西岳莲花山。
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
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
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
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其二十
昔我游齐都。
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
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
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
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
欣然愿相从。
(一本此十句作一首)
泣与亲友别。
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
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
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
去去何时还。
(一本此八句作一首)
在世复几时。
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
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
沉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
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
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
苍苍但烟雾。
(一本此十二句作一首)其二十一
郢客吟白雪。
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
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
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
叹息空凄然。
其二十二
秦水别陇首。
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
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
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
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
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
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
恻怆何时平。
其二十三
秋露白如玉。
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
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
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
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
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
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
夜夜当秉烛。
其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
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
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
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
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
谁知尧与跖。
其二十五
世道日交丧。
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
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
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
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
去入无穷门。
其二十六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
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
馨香竟谁传。
坐看飞霜满。
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
愿托华池边。
其二十七
燕赵有秀色。
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
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
坐泣秋风寒。
纤手怨玉琴。
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
共乘双飞鸾。
其二十八容颜若飞电。
时景如飘风。
草绿霜已白。
日西月复东。
华鬓不耐秋。
飒然成衰蓬。
古来贤圣人。
一一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
小人为沙虫。
不及广成子。
乘云驾轻鸿。
其二十九
三季分战国。
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
世道终纷拏。
至人洞玄象。
高举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
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
临歧胡咄嗟。
其三十
玄风变太古。
道丧无时还。
扰扰季叶人。
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
谁知蓬莱山。
白首死罗绮。
笑歌无时闲。
绿酒哂丹液。
青娥凋素颜。
(上二句一作)
萋萋千金骨。
风尘凋素颜。
大儒挥金椎。
琢之诗礼间。
苍苍三株树。
冥目焉能攀。
其三十一
郑容西入关。
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
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
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
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
千春隔流水。
其三十二
蓐收肃金气。
西陆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
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
大运有沦忽。
天寒悲风生。
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
哀歌逮明发。
其三十三
北溟有巨鱼。
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
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
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
九万方未已。
其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
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
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
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得一。
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
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月。
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
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
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
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
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
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
一使有苗平。
其三十五
丑女来效颦。
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
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
雕虫丧天真。
棘刺造沐猴。
三年费精神。
功成无所用。
楚楚且华身。
大雅思文王。
颂声久崩沦。
安得郢中质。
一挥成斧斤。
其三十六
抱玉入楚国。
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
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
芳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
沉冥道为群。
东海泛碧水。
西关乘紫云。
鲁连及柱史。
可以蹑清芬。
(此诗一作)
竭来荆山客。
谁为珉玉分。
良宝绝见弃。
虚持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
芬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
沉冥道所群。
东海有碧水。
西山多白云。
鲁连及夷齐。
可以蹑清芬。
其三十七
燕臣昔恸哭。
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
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
造化为悲伤。
(一本无此下二句)
而我竟何辜。
远身金殿旁。
浮云蔽紫闼。
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
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
流泪空沾裳。
其三十八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
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
香气为谁发。
其三十九
登高望四海。
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
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
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
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
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
剑歌行路难。
(此诗一作)
登高望四海。
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
风飘大荒寒。
杀气落乔木。
浮云蔽层峦。
孤凤鸣天倪。
遗声何辛酸。
游人悲旧国。
抚心亦盘桓。
倚剑歌所思。
曲终涕泗澜。
其四十
凤饥不啄粟。
所食唯琅玕。
焉能与群鸡。
刺蹙争一餐。
朝鸣昆丘树。
夕饮砥柱湍。
归飞海路远。
独宿天霜寒。
幸遇王子晋。
结交青云端。
怀恩未得报。
感别空长叹。
其四十一
朝弄紫泥海。
夕披丹霞裳。
挥手折若木。
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
玉颜已千霜。
飘飘入无倪。
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
玉杯赐琼浆。
一餐历万岁。
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
天外恣飘扬。
(一本无此上二句)其四十二
摇裔双白鸥。
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
岂伊云鹤俦。
寄形宿沙月。
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
忘机从尔游。
其四十三
周穆八荒意。
汉皇万乘尊。
淫乐心不极。
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
北宫邀上元。
瑶水闻遗歌。
玉杯竟空言。
灵迹成蔓草。
徒悲千载魂。
其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
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
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
坐叹葑菲诗。
玉颜艳红彩。
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
贱妾将何为。
其四十五
八荒驰惊飚。
万物尽凋落。
浮云蔽颓阳。
洪波振大壑。
龙凤脱罔罟。
飘摇将安托。
去去乘白驹。
空山咏场藿。
其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
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
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
宾客如云烟。
(以上六句一作)
帝京信佳丽。
国容何赫然。
剑戟拥九关。
歌钟沸三川。
蓬莱象天构。
珠翠夸云仙。
斗鸡金宫里。
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
指挥回青天。
当涂何翕忽。
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
闭关草太玄。
其四十七
桃花开东园。
含笑夸白日。
偶蒙东风荣。
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
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
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
独立自萧瑟。
(此诗一作)
芙蓉娇绿波。
桃李夸白日。
偶蒙春风荣。
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
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
零落互相失。
讵知凌寒松。
千载长守一。
其四十八
秦皇按宝剑。
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
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寓。
作桥伤万人。
但求蓬岛药。
岂思农扈春。
力尽功不赡。
千载为悲辛。
其四十九
美人出南国。
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
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
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
沉吟何足悲。
其五十
宋国梧台东。
野人得燕石。
(以上二句一作)
宋人枉千金。
去国买燕石。
夸作天下珍。
却哂赵王璧。
赵璧无缁磷。
燕石非贞真。
流俗多错误。
岂知玉与珉。
其五十一
殷后乱天纪。
楚怀亦已昏。
夷羊满中野。
盈高门。
比干谏而死。
屈平窜湘源。
虎口何婉娈。
女媭空婵媛。
彭咸久沦没。
此意与谁论。
其五十二
青春流惊湍。
朱明骤回薄。
不忍看秋蓬。
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
白露洒葵藿。
美人不我期。
草木日零落。
其五十三
战国何纷纷。
兵戈乱浮云。
赵倚两虎斗。
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
树党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
一旦杀齐君。
其五十四
倚剑登高台。
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
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
欲集无珍木。
鸒斯得所居。
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
穷途方恸哭。
(以上六句一作)
翩翩众鸟飞。
翱翔在珍木。
群花亦便娟。
荣耀非一族。
归来怆途穷。
日暮还恸哭。
其五十五
齐瑟弹东吟。
秦弦弄西音。
慷慨动颜魄。
使人成荒淫。
彼美佞邪子。
婉娈来相寻。
一笑双白璧。
再歌千黄金。
珍色不贵道。
讵惜飞光沈。
安识紫霞客。
瑶台鸣素琴。
其五十六
越客采明珠。
提携出南隅。
清辉照海月。
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
怀宝空长吁。
鱼目复相哂。
寸心增烦纡。
其五十七
羽族禀万化。
小大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
六翮掩不挥。
愿衔众禽翼。
一向黄河飞。
飞者莫我顾。
叹息将安归。
其五十八
我到巫山渚。
寻古登阳台。
天空彩云灭。
地远清风来。
神女去已久。
襄王安在哉。
荒淫竟沦替。
樵牧徒悲哀。
其五十九
恻恻泣路歧。
哀哀悲素丝。
路歧有南北。
素丝易变移。
万事固如此。
人生无定期。
田窦相倾夺。
宾客互盈亏。
世途多翻覆。
交道方险。
斗酒强然诺。
寸心终自疑。
张陈竟火灭。
萧朱亦星离。
众鸟集荣柯。
穷鱼守枯池。
嗟嗟失权客。
勤问何所规。

标签:组诗

赏析


这一
大雅久不作。
我衰到底谁陈?
王风把蔓草。
战国多丛林。
龙虎互相吞食。
战争到狂秦国。
正声什么模糊。
哀怨起诗人。
扬马激颓波。
开流浪无垠。
废兴虽然千变万化。
宪章也已沦落。
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当代恢复元古代。
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于美好。
辆运一起跃鳞。
文质相彪炳。
众星罗秋曼。
我志在修订。
垂辉映千春。
仰慕圣人如有立。
在获麟绝笔。
第二
蟾蜍薄太清。
侵蚀这瑶台月。
圆光损害中的天。
金魄于是沦陷。
螮竦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暗中消散。
萧萧长门宫。
过去是现在已经不是。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威严。
深沉感叹最终永远晚上。
感我泪湿衣服。
这三
秦始皇横扫六合。
虎看什么英雄啊。
挥剑割裂浮云。
诸侯全部西来。
明断从天启。
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游览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
破土骊山限。
还采用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
扬波喷云雷。
鬈鬣遮蔽青天。
怎么看蓬莱。
徐购买年秦国的女子。
楼船几时回来。
只见三泉下。
金棺材埋葬寒灰。
第四
凤飞九千丈。
五章准备彩珍。
衔书并且虚回家。
空入周与秦国。
横绝四海遍。
所住的地方没有得到邻居。
我营紫河车。
千年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
采铅青溪水边。
时登上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
飙车绝回轮。
还怕丹液延迟。
志愿不及申。
白白霜镜子中发。
羞辱那些鹤上人。
桃李哪里开。
这花不是我春天。
只应清都境。
长与韩众亲戚。
这五
金星为什么苍苍。
星辰上林立。
离天三百里。
邀你与世断绝。
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
不笑也不说话。
冥栖息在岩石洞穴。
我来逢真人。
跪下问宝诀。
清晰开玉齿。
授以炼药说。
刻骨铭心传他的话。
辣身已闪电消逝。
仰望不可及。
苍然五情热。
我将营丹砂。
永远与世人告别。
他的六
代替不想越。
越禽不留恋燕。
性情有什么习惯。
风俗本来就这样。
过去另外雁门关。
现在戍守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
虮虱虮生虎。
心魂逐旌旗。
苦战有功不赏。
忠诚难以宣。
谁同情李飞。
老没三边。
第七
五鹤西北来。
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
自己道一名。
两两白玉儿童。
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然不见。
回风送天声音。
我想一问的。
飘然若流星。
希望餐金光草。
寿与天齐倾。
(这首诗又有一个作)
客人有鹤仙人。
飞飞凌太清。
扬言碧云洞里。
自己道一名。
两两白玉儿童。
双吹紫鸾笙。
飘飘然下倒影。
瞬间没有留下形。
送给我金光草。
服的四肢轻。
将随赤松子去。
回答博坐蓬瀛。
第八
咸阳几个月。
宫柳黄金树枝。
绿头巾谁家的儿子。
卖珠轻薄儿。
晚上醉酒回家。
白马骄傲并且迅速。
意气人所敬仰。
冶云游及时。
杨子云不晓事。
晚献长杨辞。
赋到自己已经年老。
草两鬓如丝。
投阁确实可叹。
只为这些人可笑。
他的九
庄周梦蝴蝶。
蝴蝶是庄周。
一体重新改变。
万事好悠悠。
才知道蓬莱水。
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
旧日东陵侯。
富贵所以如此。
营何所求。
他的十
齐国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
打退秦军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
回头向平原笑。
我也荡漾人。
拂衣可同调。
他的十一
黄河走东溟。
白日落西海。
逝川和流光。
飘忽不相等。
春天地离我而去。
秋发已衰改。
人生没有寒松。
年容貌难道长在。
我要乘云螭。
吸景驻光彩。
他的十二
松柏本孤直。
难以为桃李颜。
明显严子陵。
垂钓水波之间。
身将客星隐藏。
心与浮云闲。
作揖大国君主。
回到富春山。
清风洒六合。
看上去不可攀登。
让我长叹息。
冥栖息在岩石中。
他的十三
君平已经去世。
世也弃君平。
观变化穷太容易。
探元化生物。
寂寞缀方法论。
空帘关闭情怀。
驺虞不虚来。
凤上有时叫。
怎么知道银河上。
太阳悬高名。
海客人已经离开很久。
谁人推测沉冥。
其中十四
胡关多风沙。
冷落竟永远。
木落秋草黄。
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沙漠。
边邑无遗堵。
白骨纵横千霜。
巍峨遮蔽灌木丛。
请问这是谁虐待。
天骄傲毒威武。
发怒我圣皇。
劳老师擂起了战鼓。
阳和变肃杀之气。
发兵骚扰中原。
三十六方人。
哀哀泪如雨。
而且悲伤去旅行。
怎能营农圃。
不见征伐戍守儿。
怎么知道关山苦。
(一本,这下有四句)
对抗人牺牲。
钺都平庸小人。
战士死亡野草。
将军获得圭组。
李牧现在不在。
边人喂豺虎。
他十五
燕昭王聘请郭隗。
于是筑黄金台。
剧辛方趟到。
邹衍又齐来。
怎么高尚人士。
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
糟糠养贤才。
才知道黄鹤举。
千里独自徘徊。
他十六
宝剑双蛟龙。
雪花照片芙蓉。
精光射天地。
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
飞沉失相从。
风胡人灭亡已久。
用来隐藏锋芒。
吴水深万丈。
楚山遥远千重。
雌雄始终不隔。
神物会遇到。
他十七金华牧羊儿。
是紫烟客。
我希望从之游。
没有离开头发已白。
不知道繁华子。
纷纷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玉蕊。
可以炼精魄。
他的十八
天津三月时。
千门桃和李。
朝为断肠花。
晚上赶走东流水。
前水恢复后水。
古今相续流。
新人不是旧人。
年年桥上游。
鸡叫海色动。
拜谒皇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
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说天。
朝下散皇州。
鞍马像飞龙。
黄金络马的头。
行人都退避。
志气横嵩丘。
进门上高堂。
列鼎交错美味。
香风把赵舞。
清管随齐歌唱。
七十紫鸳鸯。
双双戏院子幽。
行乐争昼夜。
自己说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
自古多过失。
黄狗空叹息。
绿珠成功机会报仇。
怎么样鸱夷子。
散发着划着小舟。
他的十九
西岳莲花山。
迢迢见到明星。
一向手把芙蓉。
虚步登上太空。
霓裳拉广带。
飘拂升天行。
邀请我登上云台。
高揖卫叔卿。
恍恍惚惚却与他离开。
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
茫茫逃到匈奴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把帽子上的带子。
他二十
从前我在齐国都城。
登华不注峰。
这座什么峻秀。
绿色翡翠如芙蓉。
萧萧飒飒的风声古代仙人。
了知道是赤松。
借我一只白鹿。
自己带着两条青龙。
含笑凌空倒影。
欣然愿意跟着。
(一本这十句写一首)
哭泣与亲友告别。
想对三次咽。
勉励你青松心。
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艰难。
白日欺骗红颜。
分手各千里。
去去什么时候回来。
(一本这八句写一首)
在世间还有多少时间。
突然像飘风度。
空听说紫金经。
白头愁相错。
安抚自己忽然自己笑。
沉思是谁所以。
名利只是煎熬。
怎么能闲多步。
最终留下赤玉鞋。
往东登上蓬莱路。
秦始皇像我要求。
蓝蓝只是烟雾。
(一本这十二句写一首)的二十一
郢客吟白雪。
遗响飞青天。
徒劳唱这首歌。
世上谁是传。
试为巴人唱。
和的是数千。
吞声音有什么值得道。
叹息空凄然。
他的二十二
秦水别陇头。
幽咽多动听的声音。
胡马顾朔雪。
躞在长嘶叫声。
感人感动我的心。
缅甸这样含归情。
过去看秋天蛾飞。
现在准备来年春蚕生长。
袅袅桑柘。
萋萋柳树垂荣。
急节感谢流水。
羁心摇旗子。
流泪而且又离开。
悲怆什么时候平。
他的二十三
秋露洁白如玉。
团团下庭院绿色。
我行忽然看见的。
寒早悲伤一年短。
人生鸟过目。
胡才从结扎。
景公多么愚蠢。
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
得到陇又想得到蜀。
人心如果波澜。
世道有弯曲。
三万六千天。
夜夜当秉烛。
他二十岁四
大车扬飞尘。
正午期间田间。
宦官多黄金。
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的人。
冠是什么光辉赫赫。
鼻息干彩虹。
行人都警惕。
世上没有洗耳翁。
谁知道尧与跖。
他二十五
世道日渐沦丧。
浇风散淳朴源头。
不采芳桂枝。
反栖恶木根。
之所以桃李树。
吐花竟不说。
大运河有兴没。
群动争飞逃。
归来广成子。
去到无穷门。
其中二十六
碧荷产生幽泉。
朝日美丽鲜艳。
秋花冒着绿色水。
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
馨香到底谁传。
坐看飞霜满。
凋这红芳年。
结根没有得到什么。
愿托华池边。其二十七
燕国和赵国有秀丽的景色。
绮楼青云端。
眉目美丽皎洁的明月。
一笑倾城欢笑。
常常担心碧草晚。
坐着哭秋风寒。
纤细的手对玉琴。
清晨起长叹息。
怎么会偶然君子。
共乘双飞鸾。
他的二十八容颜像闪电。
时景如飘风。
草绿色霜已白。
天西月再次。
花鬓不耐烦秋季。
飒飒成衰蓬。
古来圣贤人。
一个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
小人为沙虫子。
不到广成子。
乘云驾轻鸿。
他二十九
三季分战国。
七雄成乱麻。
王风为什么怨恨。
世道终于纷纷孥。
到人洞玄象。
高举凌紫霞。
孔子想渡海。
我祖父的沙漠。
圣贤一起沉没。
临歧胡说句话。
他三十
玄风变太古代。
道丧没有按时到。
纷纷扰扰季叶人。
鸡鸣到四关。

“三十六万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ǔ fēng wǔ shí jiǔ shǒu
古风五十九首

qí yī
其一
dà yá jiǔ bù zuò.
大雅久不作。
wú shuāi jìng shuí chén?
吾衰竟谁陈?
wáng fēng wěi màn cǎo.
王风委蔓草。
zhàn guó duō jīng zhēn.
战国多荆榛。
lóng hǔ xiāng dàn shí.
龙虎相啖食。
bīng gē dǎi kuáng qín.
兵戈逮狂秦。
zhèng shēng hé wēi máng.
正声何微茫。
āi yuàn qǐ sāo rén.
哀怨起骚人。
yáng mǎ jī tuí bō.
扬马激颓波。
kāi liú dàng wú yín.
开流荡无垠。
fèi xìng suī wàn biàn.
废兴虽万变。
xiàn zhāng yì yǐ lún.
宪章亦已沦。
zì cóng jiàn ān lái.
自从建安来。
qǐ lì bù zú zhēn.
绮丽不足珍。
shèng dài fù yuán gǔ.
圣代复元古。
chuí yī guì qīng zhēn.
垂衣贵清真。
qún cái shǔ xiū míng.
群才属休明。
chéng yùn gòng yuè lín.
乘运共跃鳞。
wén zhì xiāng bǐng huàn.
文质相炳焕。
zhòng xīng luó qiū mín.
众星罗秋旻。
wǒ zhì zài shān shù.
我志在删述。
chuí huī yìng qiān chūn.
垂辉映千春。
xī shèng rú yǒu lì.
希圣如有立。
jué bǐ yú huò lín.
绝笔于获麟。
qí èr
其二
chán chú báo tài qīng.
蟾蜍薄太清。
shí cǐ yáo tái yuè.
蚀此瑶台月。
yuán guāng kuī zhōng tiān.
圆光亏中天。
jīn pò suì lún mò.
金魄遂沦没。
dì dōng rù zǐ wēi.
螮蝀入紫微。
dà míng yí zhāo huī.
大明夷朝晖。
fú yún gé liǎng yào.
浮云隔两曜。
wàn xiàng hūn yīn fēi.
万象昏阴霏。
xiāo xiāo cháng mén gōng.
萧萧长门宫。
xī shì jīn yǐ fēi.
昔是今已非。
guì dù huā bù shí.
桂蠹花不实。
tiān shuāng xià yán wēi.
天霜下严威。
shěn tàn zhōng yǒng xī.
沈叹终永夕。
gǎn wǒ tì zhān yī.
感我涕沾衣。
qí sān
其三
qín huáng sǎo liù hé.
秦皇扫六合。
hǔ shì hé xióng zāi.
虎视何雄哉。
huī jiàn jué fú yún.
挥剑决浮云。
zhū hóu jǐn xī lái.
诸侯尽西来。
míng duàn zì tiān qǐ.
明断自天启。
dà lüè jià qún cái.
大略驾群才。
shōu bīng zhù jīn rén.
收兵铸金人。
hán gǔ zhèng dōng kāi.
函谷正东开。
míng gōng kuài jī lǐng.
铭功会稽岭。
chěng wàng láng yá tái.
骋望琅琊台。
xíng tú qī shí wàn.
刑徒七十万。
qǐ tǔ lí shān wēi.
起土骊山隈。
shàng cǎi bù sǐ yào.
尚采不死药。
máng rán shǐ xīn āi.
茫然使心哀。
lián nǔ shè hǎi yú.
连弩射海鱼。
zhǎng jīng zhèng cuī wéi.
长鲸正崔嵬。
é bí xiàng wǔ yuè.
额鼻象五岳。
yáng bō pēn yún léi.
扬波喷云雷。
quán liè bì qīng tiān.
鬈鬣蔽青天。
hé yóu dǔ péng lái.
何由睹蓬莱。
xú fú zài qín nǚ.
徐巿载秦女。
lóu chuán jǐ shí huí.
楼船几时回。
dàn jiàn sān quán xià.
但见三泉下。
jīn guān zàng hán huī.
金棺葬寒灰。
qí sì
其四
fèng fēi jiǔ qiān rèn.
凤飞九千仞。
wǔ zhāng bèi cǎi zhēn.
五章备彩珍。
xián shū qiě xū guī.
衔书且虚归。
kōng rù zhōu yǔ qín.
空入周与秦。
héng jué lì sì hǎi.
横绝历四海。
suǒ jū wèi dé lín.
所居未得邻。
wú yíng zǐ hé chē.
吾营紫河车。
qiān zǎi luò fēng chén.
千载落风尘。
yào wù mì hǎi yuè.
药物秘海岳。
cǎi qiān qīng xī bīn.
采铅青溪滨。
shí dēng dà lóu shān.
时登大楼山。
jǔ shǒu wàng xiān zhēn.
举首望仙真。
yǔ jià miè qù yǐng.
羽驾灭去影。
biāo chē jué huí lún.
飚车绝回轮。
shàng kǒng dān yè chí.
尚恐丹液迟。
zhì yuàn bù jí shēn.
志愿不及申。
tú shuāng jìng zhōng fā.
徒霜镜中发。
xiū bǐ hè shàng rén.
羞彼鹤上人。
táo lǐ hé chǔ kāi.
桃李何处开。
cǐ huā fēi wǒ chūn.
此花非我春。
wéi yīng qīng dōu jìng.
唯应清都境。
zhǎng yǔ hán zhòng qīn.
长与韩众亲。
qí wǔ
其五
tài bái hé cāng cāng.
太白何苍苍。
xīng chén shàng sēn liè.
星辰上森列。
qù tiān sān bǎi lǐ.
去天三百里。
miǎo ěr yǔ shì jué.
邈尔与世绝。
zhōng yǒu lǜ fā wēng.
中有绿发翁。
pī yún wò sōng xuě.
披云卧松雪。
bù xiào yì bù yǔ.
不笑亦不语。
míng qī zài yán xué.
冥栖在岩穴。
wǒ lái féng zhēn rén.
我来逢真人。
cháng guì wèn bǎo jué.
长跪问宝诀。
càn rán qǐ yù chǐ.
粲然启玉齿。
shòu yǐ liàn yào shuō.
授以炼药说。
míng gǔ chuán qí yǔ.
铭骨传其语。
sǒng shēn yǐ diàn miè.
竦身已电灭。
yǎng wàng bù kě jí.
仰望不可及。
cāng rán wǔ qíng rè.
苍然五情热。
wú jiāng yíng dān shā.
吾将营丹砂。
yǒng yǔ shì rén bié.
永与世人别。
qí liù
其六
dài mǎ bù sī yuè.
代马不思越。
yuè qín bù liàn yàn.
越禽不恋燕。
qíng xìng yǒu suǒ xí.
情性有所习。
tǔ fēng gù qí rán.
土风固其然。
xī bié yàn mén guān.
昔别雁门关。
jīn shù lóng tíng qián.
今戍龙庭前。
jīng shā luàn hǎi rì.
惊沙乱海日。
fēi xuě mí hú tiān.
飞雪迷胡天。
jǐ shī shēng hǔ jǐ.
虮虱生虎虮。
xīn hún zhú jīng zhān.
心魂逐旌旃。
kǔ zhàn gōng bù shǎng.
苦战功不赏。
zhōng chéng nán kě xuān.
忠诚难可宣。
shuí lián lǐ fēi jiàng.
谁怜李飞将。
bái shǒu méi sān biān.
白首没三边。
qí qī
其七
wǔ hè xī běi lái.
五鹤西北来。
fēi fēi líng tài qīng.
飞飞凌太清。
xiān rén lǜ yún shàng.
仙人绿云上。
zì dào ān qī míng.
自道安期名。
liǎng liǎng bái yù tóng.
两两白玉童。
shuāng chuī zǐ luán shēng.
双吹紫鸾笙。
qù yǐng hū bú jiàn.
去影忽不见。
huí fēng sòng tiān shēng.
回风送天声。
wǒ yù yī wèn zhī.
我欲一问之。
piāo rán ruò liú xīng.
飘然若流星。
yuàn cān jīn guāng cǎo.
愿餐金光草。
shòu yǔ tiān qí qīng.
寿与天齐倾。
cǐ shī lìng yǒu yī zuò
(此诗另有一作)
kè yǒu hè shàng xiān.
客有鹤上仙。
fēi fēi líng tài qīng.
飞飞凌太清。
yáng yán bì yún lǐ.
扬言碧云里。
zì dào ān qī míng.
自道安期名。
liǎng liǎng bái yù tóng.
两两白玉童。
shuāng chuī zǐ luán shēng.
双吹紫鸾笙。
piāo rán xià dào yǐng.
飘然下倒影。
shū hū wú liú xíng.
倏忽无留形。
yí wǒ jīn guāng cǎo.
遗我金光草。
fú zhī sì tǐ qīng.
服之四体轻。
jiāng suí chì sōng qù.
将随赤松去。
duì bó zuò péng yíng.
对博坐蓬瀛。
qí bā
其八
xián yáng èr sān yuè.
咸阳二三月。
gōng liǔ huáng jīn zhī.
宫柳黄金枝。
lǜ zé shuí jiā zǐ.
绿帻谁家子。
mài zhū qīng bó ér.
卖珠轻薄儿。
rì mù zuì jiǔ guī.
日暮醉酒归。
bái mǎ jiāo qiě chí.
白马骄且驰。
yì qì rén suǒ yǎng.
意气人所仰。
yě yóu fāng jí shí.
冶游方及时。
zi yún bù xiǎo shì.
子云不晓事。
wǎn xiàn zhǎng yáng cí.
晚献长杨辞。
fù dá shēn yǐ lǎo.
赋达身已老。
cǎo xuán bìn ruò sī.
草玄鬓若丝。
tóu gé liáng kě tàn.
投阁良可叹。
dàn wèi cǐ bèi chī.
但为此辈嗤。
qí jiǔ
其九
zhuāng zhōu mèng hú dié.
庄周梦胡蝶。
hú dié wèi zhuāng zhōu.
胡蝶为庄周。
yī tǐ gēng biàn yì.
一体更变易。
wàn shì liáng yōu yōu.
万事良悠悠。
nǎi zhī péng lái shuǐ.
乃知蓬莱水。
fù zuò qīng qiǎn liú.
复作清浅流。
qīng mén zhòng guā rén.
青门种瓜人。
jiù rì dōng líng hóu.
旧日东陵侯。
fù guì gù rú cǐ.
富贵故如此。
yíng yíng hé suǒ qiú.
营营何所求。
qí shí
其十
qí yǒu tì tǎng shēng.
齐有倜傥生。
lǔ lián tè gāo miào.
鲁连特高妙。
míng yuè chū hǎi dǐ.
明月出海底。
yī zhāo kāi guāng yào.
一朝开光曜。
què qín zhèn yīng shēng.
却秦振英声。
hòu shì yǎng mò zhào.
后世仰末照。
yì qīng qiān jīn zèng.
意轻千金赠。
gù xiàng píng yuán xiào.
顾向平原笑。
wú yì dàn dàng rén.
吾亦澹荡人。
fú yī kě tóng diào.
拂衣可同调。
qí shí yī
其十一
huáng hé zǒu dōng míng.
黄河走东溟。
bái rì luò xī hǎi.
白日落西海。
shì chuān yǔ liú guāng.
逝川与流光。
piāo hū bù xiāng dài.
飘忽不相待。
chūn róng shě wǒ qù.
春容舍我去。
qiū fā yǐ shuāi gǎi.
秋发已衰改。
rén shēng fēi hán sōng.
人生非寒松。
nián mào qǐ zhǎng zài.
年貌岂长在。
wú dāng chéng yún chī.
吾当乘云螭。
xī jǐng zhù guāng cǎi.
吸景驻光彩。
qí shí èr
其十二
sōng bǎi běn gū zhí.
松柏本孤直。
nán wéi táo lǐ yán.
难为桃李颜。
zhāo zhāo yán zǐ líng.
昭昭严子陵。
chuí diào cāng bō jiān.
垂钓沧波间。
shēn jiāng kè xīng yǐn.
身将客星隐。
xīn yǔ fú yún xián.
心与浮云闲。
cháng yī wàn shèng jūn.
长揖万乘君。
hái guī fù chūn shān.
还归富春山。
qīng fēng sǎ liù hé.
清风洒六合。
miǎo rán bù kě pān.
邈然不可攀。
shǐ wǒ cháng tàn xī.
使我长叹息。
míng qī yán shí jiān.
冥栖岩石间。
qí shí sān
其十三
jūn píng jì qì shì.
君平既弃世。
shì yì qì jūn píng.
世亦弃君平。
guān biàn qióng tài yì.
观变穷太易。
tàn yuán huà qún shēng.
探元化群生。
jì mò zhuì dào lùn.
寂寞缀道论。
kōng lián bì yōu qíng.
空帘闭幽情。
zōu yú bù xū lái.
驺虞不虚来。
yuè zhuó yǒu shí míng.
鸑鷟有时鸣。
ān zhī tiān hàn shàng.
安知天汉上。
bái rì xuán gāo míng.
白日悬高名。
hǎi kè qù yǐ jiǔ.
海客去已久。
shuí rén cè shěn míng.
谁人测沈冥。
qí shí sì
其十四
hú guān ráo fēng shā.
胡关饶风沙。
xiāo suǒ jìng zhōng gǔ.
萧索竟终古。
mù luò qiū cǎo huáng.
木落秋草黄。
dēng gāo wàng róng lǔ.
登高望戎虏。
huāng chéng kōng dà mò.
荒城空大漠。
biān yì wú yí dǔ.
边邑无遗堵。
bái gǔ héng qiān shuāng.
白骨横千霜。
cuó é bì zhēn mǎng.
嵯峨蔽榛莽。
jiè wèn shuí líng nüè.
借问谁凌虐。
tiān jiāo dú wēi wǔ.
天骄毒威武。
hè nù wǒ shèng huáng.
赫怒我圣皇。
láo shī shì pí gǔ.
劳师事鼙鼓。
yáng hé biàn shā qì.
阳和变杀气。
fā zú sāo zhōng tǔ.
发卒骚中土。
sān shí liù wàn rén.
三十六万人。
āi āi lèi rú yǔ.
哀哀泪如雨。
qiě bēi jiù xíng yì.
且悲就行役。
ān dé yíng nóng pǔ.
安得营农圃。
bú jiàn zhēng shù ér.
不见征戍儿。
qǐ zhī guān shān kǔ.
岂知关山苦。
yī běn cǐ xià yǒu sì jù
(一本此下有四句)
zhēng fēng tú sǐ jié.
争锋徒死节。
bǐng yuè jiē yōng shù.
秉钺皆庸竖。
zhàn shì sǐ hāo lái.
战士死蒿莱。
jiāng jūn huò guī zǔ.
将军获圭组。
lǐ mù jīn bù zài.
李牧今不在。
biān rén sì chái hǔ.
边人饲豺虎。
qí shí wǔ
其十五
yàn zhāo yán guō kuí.
燕昭延郭隗。
suì zhù huáng jīn tái.
遂筑黄金台。
jù xīn fāng zhào zhì.
剧辛方赵至。
zōu yǎn fù qí lái.
邹衍复齐来。
nài hé qīng yún shì.
奈何青云士。
qì wǒ rú chén āi.
弃我如尘埃。
zhū yù mǎi gē xiào.
珠玉买歌笑。
zāo kāng yǎng xián cái.
糟糠养贤才。
fāng zhī huáng hè jǔ.
方知黄鹤举。
qiān lǐ dú pái huái.
千里独徘徊。
qí shí liù
其十六
bǎo jiàn shuāng jiāo lóng.
宝剑双蛟龙。
xuě huā zhào fú róng.
雪花照芙蓉。
jīng guāng shè tiān dì.
精光射天地。
léi téng bù kě chōng.
雷腾不可冲。
yī qù bié jīn xiá.
一去别金匣。
fēi chén shī xiāng cóng.
飞沉失相从。
fēng hú miè yǐ jiǔ.
风胡灭已久。
suǒ yǐ qián qí fēng.
所以潜其锋。
wú shuǐ shēn wàn zhàng.
吴水深万丈。
chǔ shān miǎo qiān zhòng.
楚山邈千重。
cí xióng zhōng bù gé.
雌雄终不隔。
shén wù huì dāng féng.
神物会当逢。
qí shí qī jīn huá mù yáng ér.
其十七金华牧羊儿。
nǎi shì zǐ yān kè.
乃是紫烟客。
wǒ yuàn cóng zhī yóu.
我愿从之游。
wèi qù fā yǐ bái.
未去发已白。
bù zhī fán huá zi.
不知繁华子。
rǎo rǎo hé suǒ pò.
扰扰何所迫。
kūn shān cǎi qióng ruǐ.
昆山采琼蕊。
kě yǐ liàn jīng pò.
可以炼精魄。
qí shí bā
其十八
tiān jīn sān yuè shí.
天津三月时。
qiān mén táo yǔ lǐ.
千门桃与李。
cháo wèi duàn cháng huā.
朝为断肠花。
mù zhú dōng liú shuǐ.
暮逐东流水。
qián shuǐ fù hòu shuǐ.
前水复后水。
gǔ jīn xiāng xù liú.
古今相续流。
xīn rén fēi jiù rén.
新人非旧人。
nián nián qiáo shàng yóu.
年年桥上游。
jī míng hǎi sè dòng.
鸡鸣海色动。
yè dì luó gōng hóu.
谒帝罗公侯。
yuè luò xī shàng yáng.
月落西上阳。
yú huī bàn chéng lóu.
余辉半城楼。
yì guān zhào yún rì.
衣冠照云日。
cháo xià sàn huáng zhōu.
朝下散皇州。
ān mǎ rú fēi lóng.
鞍马如飞龙。
huáng jīn luò mǎ tóu.
黄金络马头。
xíng rén jiē pì yì.
行人皆辟易。
zhì qì héng sōng qiū.
志气横嵩丘。
rù mén shàng gāo táng.
入门上高堂。
liè dǐng cuò zhēn xiū.
列鼎错珍羞。
xiāng fēng yǐn zhào wǔ.
香风引赵舞。
qīng guǎn suí qí ōu.
清管随齐讴。
qī shí zǐ yuān yāng.
七十紫鸳鸯。
shuāng shuāng xì tíng yōu.
双双戏庭幽。
xíng lè zhēng zhòu yè.
行乐争昼夜。
zì yán dù qiān qiū.
自言度千秋。
gōng chéng shēn bù tuì.
功成身不退。
zì gǔ duō qiān yóu.
自古多愆尤。
huáng quǎn kōng tàn xī.
黄犬空叹息。
lǜ zhū chéng xìn chóu.
绿珠成衅雠。
hé rú chī yí zi.
何如鸱夷子。
sàn fà zhào piān zhōu.
散发棹扁舟。
qí shí jiǔ
其十九
xī yuè lián huā shān.
西岳莲花山。
tiáo tiáo jiàn míng xīng.
迢迢见明星。
sù shǒu bà fú róng.
素手把芙蓉。
xū bù niè tài qīng.
虚步蹑太清。
ní cháng yè guǎng dài.
霓裳曳广带。
piāo fú shēng tiān xíng.
飘拂升天行。
yāo wǒ dēng yún tái.
邀我登云台。
gāo yī wèi shū qīng.
高揖卫叔卿。
huǎng huǎng yǔ zhī qù.
恍恍与之去。
jià hóng líng zǐ míng.
驾鸿凌紫冥。
fǔ shì luò yáng chuān.
俯视洛阳川。
máng máng zǒu hú bīng.
茫茫走胡兵。
liú xiě tú yě cǎo.
流血涂野草。
chái láng jǐn guān yīng.
豺狼尽冠缨。
qí èr shí
其二十
xī wǒ yóu qí dōu.
昔我游齐都。
dēng huá bù zhù fēng.
登华不注峰。
zī shān hé jùn xiù.
兹山何峻秀。
lǜ cuì rú fú róng.
绿翠如芙蓉。
xiāo sà gǔ xiān rén.
萧飒古仙人。
le zhī shì chì sōng.
了知是赤松。
jiè yǔ yī bái lù.
借予一白鹿。
zì xié liǎng qīng lóng.
自挟两青龙。
hán xiào líng dào jǐng.
含笑凌倒景。
xīn rán yuàn xiāng cóng.
欣然愿相从。
yī běn cǐ shí jù zuò yī shǒu
(一本此十句作一首)
qì yǔ qīn yǒu bié.
泣与亲友别。
yù yǔ zài sān yàn.
欲语再三咽。
xù jūn qīng sōng xīn.
勖君青松心。
nǔ lì bǎo shuāng xuě.
努力保霜雪。
shì lù duō xiǎn jiān.
世路多险艰。
bái rì qī hóng yán.
白日欺红颜。
fēn shǒu gè qiān lǐ.
分手各千里。
qù qù hé shí hái.
去去何时还。
yī běn cǐ bā jù zuò yī shǒu
(一本此八句作一首)
zài shì fù jǐ shí.
在世复几时。
shū rú piāo fēng dù.
倏如飘风度。
kōng wén zǐ jīn jīng.
空闻紫金经。
bái shǒu chóu xiāng wù.
白首愁相误。
fǔ jǐ hū zì xiào.
抚己忽自笑。
chén yín wèi shuí gù.
沉吟为谁故。
míng lì tú jiān áo.
名利徒煎熬。
ān dé xián yú bù.
安得闲余步。
zhōng liú chì yù xì.
终留赤玉舄。
dōng shàng péng lái lù.
东上蓬莱路。
qín dì rú wǒ qiú.
秦帝如我求。
cāng cāng dàn yān wù.
苍苍但烟雾。
yī běn cǐ shí èr jù zuò yī shǒu qí èr shí yī
(一本此十二句作一首)其二十一
yǐng kè yín bái xuě.
郢客吟白雪。
yí xiǎng fēi qīng tiān.
遗响飞青天。
tú láo gē cǐ qū.
徒劳歌此曲。
jǔ shì shuí wèi chuán.
举世谁为传。
shì wèi bā rén chàng.
试为巴人唱。
hé zhě nǎi shù qiān.
和者乃数千。
tūn shēng hé zú dào.
吞声何足道。
tàn xī kōng qī rán.
叹息空凄然。
qí èr shí èr
其二十二
qín shuǐ bié lǒng shǒu.
秦水别陇首。
yōu yè duō bēi shēng.
幽咽多悲声。
hú mǎ gù shuò xuě.
胡马顾朔雪。
xiè dié cháng sī míng.
躞蹀长嘶鸣。
gǎn wù dòng wǒ xīn.
感物动我心。
miǎn rán hán guī qíng.
缅然含归情。
xī shì qiū é fēi.
昔视秋蛾飞。
jīn jiàn chūn cán shēng.
今见春蚕生。
niǎo niǎo sāng zhè yè.
袅袅桑柘叶。
qī qī liǔ chuí róng.
萋萋柳垂荣。
jí jié xiè liú shuǐ.
急节谢流水。
jī xīn yáo xuán jīng.
羁心摇悬旌。
huī tì qiě fù qù.
挥涕且复去。
cè chuàng hé shí píng.
恻怆何时平。
qí èr shí sān
其二十三
qiū lòu bái rú yù.
秋露白如玉。
tuán tuán xià tíng lǜ.
团团下庭绿。
wǒ xíng hū jiàn zhī.
我行忽见之。
hán zǎo bēi suì cù.
寒早悲岁促。
rén shēng niǎo guò mù.
人生鸟过目。
hú nǎi zì jié shù.
胡乃自结束。
jǐng gōng yī hé yú.
景公一何愚。
niú shān lèi xiāng xù.
牛山泪相续。
wù kǔ bù zhī zú.
物苦不知足。
dé lǒng yòu wàng shǔ.
得陇又望蜀。
rén xīn ruò bō lán.
人心若波澜。
shì lù yǒu qū qǔ.
世路有屈曲。
sān wàn liù qiān rì.
三万六千日。
yè yè dāng bǐng zhú.
夜夜当秉烛。
qí èr shí sì
其二十四
dà chē yáng fēi chén.
大车扬飞尘。
tíng wǔ àn qiān mò.
亭午暗阡陌。
zhōng guì duō huáng jīn.
中贵多黄金。
lián yún kāi jiǎ zhái.
连云开甲宅。
lù féng dòu jī zhě.
路逢斗鸡者。
guān gài hé huī hè.
冠盖何辉赫。
bí xī gàn hóng ní.
鼻息干虹霓。
xíng rén jiē chù tì.
行人皆怵惕。
shì wú xǐ ěr wēng.
世无洗耳翁。
shéi zhī yáo yǔ zhí.
谁知尧与跖。
qí èr shí wǔ
其二十五
shì dào rì jiāo sàng.
世道日交丧。
jiāo fēng sàn chún yuán.
浇风散淳源。
bù cǎi fāng guì zhī.
不采芳桂枝。
fǎn qī è mù gēn.
反栖恶木根。
suǒ yǐ táo lǐ shù.
所以桃李树。
tǔ huā jìng bù yán.
吐花竟不言。
dà yùn yǒu xìng méi.
大运有兴没。
qún dòng zhēng fēi bēn.
群动争飞奔。
guī lái guǎng chéng zǐ.
归来广成子。
qù rù wú qióng mén.
去入无穷门。
qí èr shí liù
其二十六
bì hé shēng yōu quán.
碧荷生幽泉。
cháo rì yàn qiě xiān.
朝日艳且鲜。
qiū huā mào lǜ shuǐ.
秋花冒绿水。
mì yè luó qīng yān.
密叶罗青烟。
xiù sè kōng jué shì.
秀色空绝世。
xīn xiāng jìng shuí chuán.
馨香竟谁传。
zuò kàn fēi shuāng mǎn.
坐看飞霜满。
diāo cǐ hóng fāng nián.
凋此红芳年。
jié gēn wèi dé suǒ.
结根未得所。
yuàn tuō huá chí biān.
愿托华池边。
qí èr shí qī
其二十七
yān zhào yǒu xiù sè.
燕赵有秀色。
qǐ lóu qīng yún duān.
绮楼青云端。
méi mù yàn jiǎo yuè.
眉目艳皎月。
yī xiào qīng chéng huān.
一笑倾城欢。
cháng kǒng bì cǎo wǎn.
常恐碧草晚。
zuò qì qiū fēng hán.
坐泣秋风寒。
qiàn shǒu yuàn yù qín.
纤手怨玉琴。
qīng chén qǐ cháng tàn.
清晨起长叹。
yān dé ǒu jūn zǐ.
焉得偶君子。
gòng chéng shuāng fēi luán.
共乘双飞鸾。
qí èr shí bā róng yán ruò fēi diàn.
其二十八容颜若飞电。
shí jǐng rú piāo fēng.
时景如飘风。
cǎo lǜ shuāng yǐ bái.
草绿霜已白。
rì xī yuè fù dōng.
日西月复东。
huá bìn bù nài qiū.
华鬓不耐秋。
sà rán chéng shuāi péng.
飒然成衰蓬。
gǔ lái xián shèng rén.
古来贤圣人。
yī yī shuí chéng gōng.
一一谁成功。
jūn zǐ biàn yuán hè.
君子变猿鹤。
xiǎo rén wéi shā chóng.
小人为沙虫。
bù jí guǎng chéng zǐ.
不及广成子。
chéng yún jià qīng hóng.
乘云驾轻鸿。
qí èr shí jiǔ
其二十九
sān jì fēn zhàn guó.
三季分战国。
qī xióng chéng luàn má.
七雄成乱麻。
wáng fēng hé yuàn nù.
王风何怨怒。
shì dào zhōng fēn ná.
世道终纷拏。
zhì rén dòng xuán xiàng.
至人洞玄象。
gāo jǔ líng zǐ xiá.
高举凌紫霞。
zhòng ní yù fú hǎi.
仲尼欲浮海。
wú zǔ zhī liú shā.
吾祖之流沙。
shèng xián gòng lún mò.
圣贤共沦没。
lín qí hú duō jiē.
临歧胡咄嗟。
qí sān shí
其三十
xuán fēng biàn tài gǔ.
玄风变太古。
dào sàng wú shí hái.
道丧无时还。
rǎo rǎo jì yè rén.
扰扰季叶人。
jī míng qū sì guān.
鸡鸣趋四关。
dàn shí jīn mǎ mén.
但识金马门。
shéi zhī péng lái shān.
谁知蓬莱山。
bái shǒu sǐ luó qǐ.
白首死罗绮。
xiào gē wú shí xián.
笑歌无时闲。
lǜ jiǔ shěn dān yè.
绿酒哂丹液。
qīng é diāo sù yán.
青娥凋素颜。
shàng èr jù yī zuò
(上二句一作)
qī qī qiān jīn gǔ.
萋萋千金骨。
fēng chén diāo sù yán.
风尘凋素颜。
dà rú huī jīn chuí.
大儒挥金椎。
zuó zhī shī lǐ jiān.
琢之诗礼间。
cāng cāng sān zhū shù.
苍苍三株树。
míng mù yān néng pān.
冥目焉能攀。
qí sān shí yī
其三十一
zhèng róng xī rù guān.
郑容西入关。
xíng xíng wèi néng yǐ.
行行未能已。
bái mǎ huà shān jūn.
白马华山君。
xiāng féng píng yuán lǐ.
相逢平原里。
bì yí gǎo chí jūn.
璧遗镐池君。
míng nián zǔ lóng sǐ.
明年祖龙死。
qín rén xiāng wèi yuē.
秦人相谓曰。
wú shǔ kě qù yǐ.
吾属可去矣。
yī wǎng táo huā yuán.
一往桃花源。
qiān chūn gé liú shuǐ.
千春隔流水。
qí sān shí èr
其三十二
rù shōu sù jīn qì.
蓐收肃金气。
xī lù xián hǎi yuè.
西陆弦海月。
qiū chán hào jiē xuān.
秋蝉号阶轩。
gǎn wù yōu bù xiē.
感物忧不歇。
liáng chén jìng hé xǔ.
良辰竟何许。
dà yùn yǒu lún hū.
大运有沦忽。
tiān hán bēi fēng shēng.
天寒悲风生。
yè jiǔ zhòng xīng méi.
夜久众星没。
cè cè bù rěn yán.
恻恻不忍言。
āi gē dǎi míng fā.
哀歌逮明发。
qí sān shí sān
其三十三
běi míng yǒu jù yú.
北溟有巨鱼。
shēn cháng shù qiān lǐ.
身长数千里。
yǎng pēn sān shān xuě.
仰喷三山雪。
héng tūn bǎi chuān shuǐ.
横吞百川水。
píng líng suí hǎi yùn.
凭陵随海运。
hè yīn fēng qǐ.
赫因风起。
wú guān mó tiān fēi.
吾观摩天飞。
jiǔ wàn fāng wèi yǐ.
九万方未已。
qí sān shí sì
其三十四
yǔ xí rú liú xīng.
羽檄如流星。
hǔ fú hé zhuān chéng.
虎符合专城。
xuān hū jiù biān jí.
喧呼救边急。
qún niǎo jiē yè míng.
群鸟皆夜鸣。
bái rì yào zǐ wēi.
白日曜紫微。
sān gōng yùn quán héng.
三公运权衡。
tiān dì jiē dé yī.
天地皆得一。
dàn rán sì hǎi qīng.
澹然四海清。
jiè wèn cǐ hé wéi.
借问此何为。
dá yán chǔ zhēng bīng.
答言楚征兵。
dù lú jí wǔ yuè.
渡泸及五月。
jiāng fù yún nán zhēng.
将赴云南征。
qiè zú fēi zhàn shì.
怯卒非战士。
yán fāng nán yuǎn xíng.
炎方难远行。
cháng hào bié yán qīn.
长号别严亲。
rì yuè cǎn guāng jīng.
日月惨光晶。
qì jǐn jì yǐ xuè.
泣尽继以血。
xīn cuī liǎng wú shēng.
心摧两无声。
kùn shòu dāng měng hǔ.
困兽当猛虎。
qióng yú ěr bēn jīng.
穷鱼饵奔鲸。
qiān qù bù yī huí.
千去不一回。
tóu qū qǐ quán shēng.
投躯岂全生。
rú hé wǔ gàn qī.
如何舞干戚。
yī shǐ yǒu miáo píng.
一使有苗平。
qí sān shí wǔ
其三十五
chǒu nǚ lái xiào pín.
丑女来效颦。
huán jiā jīng sì lín.
还家惊四邻。
shòu líng shī běn bù.
寿陵失本步。
xiào shā hán dān rén.
笑杀邯郸人。
yī qǔ fěi rán zi.
一曲斐然子。
diāo chóng sàng tiān zhēn.
雕虫丧天真。
jí cì zào mù hóu.
棘刺造沐猴。
sān nián fèi jīng shén.
三年费精神。
gōng chéng wú suǒ yòng.
功成无所用。
chǔ chǔ qiě huá shēn.
楚楚且华身。
dà yá sī wén wáng.
大雅思文王。
sòng shēng jiǔ bēng lún.
颂声久崩沦。
ān dé yǐng zhōng zhì.
安得郢中质。
yī huī chéng fǔ jīn.
一挥成斧斤。
qí sān shí liù
其三十六
bào yù rù chǔ guó.
抱玉入楚国。
jiàn yí gǔ suǒ wén.
见疑古所闻。
liáng bǎo zhōng jiàn qì.
良宝终见弃。
tú láo sān xiàn jūn.
徒劳三献君。
zhí mù jì xiān fá.
直木忌先伐。
fāng lán āi zì fén.
芳兰哀自焚。
yíng mǎn tiān suǒ sǔn.
盈满天所损。
chén míng dào wèi qún.
沉冥道为群。
dōng hǎi fàn bì shuǐ.
东海泛碧水。
xī guān chéng zǐ yún.
西关乘紫云。
lǔ lián jí zhù shǐ.
鲁连及柱史。
kě yǐ niè qīng fēn.
可以蹑清芬。
cǐ shī yī zuò
(此诗一作)
jié lái jīng shān kè.
竭来荆山客。
shuí wèi mín yù fēn.
谁为珉玉分。
liáng bǎo jué jiàn qì.
良宝绝见弃。
xū chí sān xiàn jūn.
虚持三献君。
zhí mù jì xiān fá.
直木忌先伐。
fēn lán āi zì fén.
芬兰哀自焚。
yíng mǎn tiān suǒ sǔn.
盈满天所损。
chén míng dào suǒ qún.
沉冥道所群。
dōng hǎi yǒu bì shuǐ.
东海有碧水。
xī shān duō bái yún.
西山多白云。
lǔ lián jí yí qí.
鲁连及夷齐。
kě yǐ niè qīng fēn.
可以蹑清芬。
qí sān shí qī
其三十七
yàn chén xī tòng kū.
燕臣昔恸哭。
wǔ yuè fēi qiū shuāng.
五月飞秋霜。
shù nǚ hào cāng tiān.
庶女号苍天。
zhèn fēng jī qí táng.
震风击齐堂。
jīng chéng yǒu suǒ gǎn.
精诚有所感。
zào huà wéi bēi shāng.
造化为悲伤。
yī běn wú cǐ xià èr jù
(一本无此下二句)
ér wǒ jìng hé gū.
而我竟何辜。
yuǎn shēn jīn diàn páng.
远身金殿旁。
fú yún bì zǐ tà.
浮云蔽紫闼。
bái rì nán huí guāng.
白日难回光。
qún shā huì míng zhū.
群沙秽明珠。
zhòng cǎo líng gū fāng.
众草凌孤芳。
gǔ lái gòng tàn xī.
古来共叹息。
liú lèi kōng zhān shang.
流泪空沾裳。
qí sān shí bā
其三十八
gū lán shēng yōu yuán.
孤兰生幽园。
zhòng cǎo gòng wú méi.
众草共芜没。
suī zhào yáng chūn huī.
虽照阳春晖。
fù bēi gāo qiū yuè.
复悲高秋月。
fēi shuāng zǎo xī lì.
飞霜早淅沥。
lǜ yàn kǒng xiū xiē.
绿艳恐休歇。
ruò wú qīng fēng chuī.
若无清风吹。
xiāng qì wèi shuí fā.
香气为谁发。
qí sān shí jiǔ
其三十九
dēng gāo wàng sì hǎi.
登高望四海。
tiān dì hé màn màn.
天地何漫漫。
shuāng bèi qún wù qiū.
霜被群物秋。
fēng piāo dà huāng hán.
风飘大荒寒。
róng huá dōng liú shuǐ.
荣华东流水。
wàn shì jiē bō lán.
万事皆波澜。
bái rì yǎn cú huī.
白日掩徂辉。
fú yún wú dìng duān.
浮云无定端。
wú tóng cháo yàn què.
梧桐巢燕雀。
zhǐ jí qī yuān luán.
枳棘栖鸳鸾。
qiě fù guī qù lái.
且复归去来。
jiàn gē xíng lù nán.
剑歌行路难。
cǐ shī yī zuò
(此诗一作)
dēng gāo wàng sì hǎi.
登高望四海。
tiān dì hé màn màn.
天地何漫漫。
shuāng bèi qún wù qiū.
霜被群物秋。
fēng piāo dà huāng hán.
风飘大荒寒。
shā qì luò qiáo mù.
杀气落乔木。
fú yún bì céng luán.
浮云蔽层峦。
gū fèng míng tiān ní.
孤凤鸣天倪。
yí shēng hé xīn suān.
遗声何辛酸。
yóu rén bēi jiù guó.
游人悲旧国。
fǔ xīn yì pán huán.
抚心亦盘桓。
yǐ jiàn gē suǒ sī.
倚剑歌所思。
qū zhōng tì sì lán.
曲终涕泗澜。
qí sì shí
其四十
fèng jī bù zhuó sù.
凤饥不啄粟。
suǒ shí wéi láng gān.
所食唯琅玕。
yān néng yǔ qún jī.
焉能与群鸡。
cì cù zhēng yī cān.
刺蹙争一餐。
cháo míng kūn qiū shù.
朝鸣昆丘树。
xī yǐn dǐ zhù tuān.
夕饮砥柱湍。
guī fēi hǎi lù yuǎn.
归飞海路远。
dú sù tiān shuāng hán.
独宿天霜寒。
xìng yù wáng zǐ jìn.
幸遇王子晋。
jié jiāo qīng yún duān.
结交青云端。
huái ēn wèi dé bào.
怀恩未得报。
gǎn bié kōng cháng tàn.
感别空长叹。
qí sì shí yī
其四十一
cháo nòng zǐ ní hǎi.
朝弄紫泥海。
xī pī dān xiá shang.
夕披丹霞裳。
huī shǒu zhé ruò mù.
挥手折若木。
fú cǐ xī rì guāng.
拂此西日光。
yún wò yóu bā jí.
云卧游八极。
yù yán yǐ qiān shuāng.
玉颜已千霜。
piāo piāo rù wú ní.
飘飘入无倪。
qǐ shǒu qí shàng huáng.
稽首祈上皇。
hū wǒ yóu tài sù.
呼我游太素。
yù bēi cì qióng jiāng.
玉杯赐琼浆。
yī cān lì wàn suì.
一餐历万岁。
hé yòng hái gù xiāng.
何用还故乡。
yǒng suí cháng fēng qù.
永随长风去。
tiān wài zì piāo yáng.
天外恣飘扬。
yī běn wú cǐ shàng èr jù qí sì shí èr
(一本无此上二句)其四十二
yáo yì shuāng bái ōu.
摇裔双白鸥。
míng fēi cāng jiāng liú.
鸣飞沧江流。
yí yǔ hǎi rén xiá.
宜与海人狎。
qǐ yī yún hè chóu.
岂伊云鹤俦。
jì xíng sù shā yuè.
寄形宿沙月。
yán fāng xì chūn zhōu.
沿芳戏春洲。
wú yì xǐ xīn zhě.
吾亦洗心者。
wàng jī cóng ěr yóu.
忘机从尔游。
qí sì shí sān
其四十三
zhōu mù bā huāng yì.
周穆八荒意。
hàn huáng wàn shèng zūn.
汉皇万乘尊。
yín lè xīn bù jí.
淫乐心不极。
xióng háo ān zú lùn.
雄豪安足论。
xī hǎi yàn wáng mǔ.
西海宴王母。
běi gōng yāo shàng yuán.
北宫邀上元。
yáo shuǐ wén yí gē.
瑶水闻遗歌。
yù bēi jìng kōng yán.
玉杯竟空言。
líng jī chéng màn cǎo.
灵迹成蔓草。
tú bēi qiān zǎi hún.
徒悲千载魂。
qí sì shí sì
其四十四
lǜ luó fēn wēi ruí.
绿萝纷葳蕤。
liáo rào sōng bǎi zhī.
缭绕松柏枝。
cǎo mù yǒu suǒ tuō.
草木有所托。
suì hán shàng bù yí.
岁寒尚不移。
nài hé yāo táo sè.
奈何夭桃色。
zuò tàn fēng fēi shī.
坐叹葑菲诗。
yù yán yàn hóng cǎi.
玉颜艳红彩。
yún fā fēi sù sī.
云发非素丝。
jūn zǐ ēn yǐ bì.
君子恩已毕。
jiàn qiè jiāng hé wéi.
贱妾将何为。
qí sì shí wǔ
其四十五
bā huāng chí jīng biāo.
八荒驰惊飚。
wàn wù jǐn diāo luò.
万物尽凋落。
fú yún bì tuí yáng.
浮云蔽颓阳。
hóng bō zhèn dà hè.
洪波振大壑。
lóng fèng tuō wǎng gǔ.
龙凤脱罔罟。
piāo yáo jiāng ān tuō.
飘摇将安托。
qù qù chéng bái jū.
去去乘白驹。
kōng shān yǒng chǎng huò.
空山咏场藿。
qí sì shí liù
其四十六
yī bǎi sì shí nián.
一百四十年。
guó róng hé hè rán.
国容何赫然。
yǐn yǐn wǔ fèng lóu.
隐隐五凤楼。
é é héng sān chuān.
峨峨横三川。
wáng hóu xiàng xīng yuè.
王侯象星月。
bīn kè rú yún yān.
宾客如云烟。
yǐ shàng liù jù yī zuò
(以上六句一作)
dì jīng xìn jiā lì.
帝京信佳丽。
guó róng hé hè rán.
国容何赫然。
jiàn jǐ yōng jiǔ guān.
剑戟拥九关。
gē zhōng fèi sān chuān.
歌钟沸三川。
péng lái xiàng tiān gòu.
蓬莱象天构。
zhū cuì kuā yún xiān.
珠翠夸云仙。
dòu jī jīn gōng lǐ.
斗鸡金宫里。
cù jū yáo tái biān.
蹴鞠瑶台边。
jǔ dòng yáo bái rì.
举动摇白日。
zhǐ huī huí qīng tiān.
指挥回青天。
dāng tú hé xī hū.
当涂何翕忽。
shī lù cháng qì juān.
失路长弃捐。
dú yǒu yáng zhí jǐ.
独有扬执戟。
bì guān cǎo tài xuán.
闭关草太玄。
qí sì shí qī
其四十七
táo huā kāi dōng yuán.
桃花开东园。
hán xiào kuā bái rì.
含笑夸白日。
ǒu méng dōng fēng róng.
偶蒙东风荣。
shēng cǐ yàn yáng zhì.
生此艳阳质。
qǐ wú jiā rén sè.
岂无佳人色。
dàn kǒng huā bù shí.
但恐花不实。
wǎn zhuǎn lóng huǒ fēi.
宛转龙火飞。
líng luò zǎo xiāng shī.
零落早相失。
jù zhī nán shān sōng.
讵知南山松。
dú lì zì xiāo sè.
独立自萧瑟。
cǐ shī yī zuò
(此诗一作)
fú róng jiāo lǜ bō.
芙蓉娇绿波。
táo lǐ kuā bái rì.
桃李夸白日。
ǒu méng chūn fēng róng.
偶蒙春风荣。
shēng cǐ yàn yáng zhì.
生此艳阳质。
qǐ wú jiā rén sè.
岂无佳人色。
dàn kǒng huā bù shí.
但恐花不实。
wǎn zhuǎn lóng huǒ fēi.
宛转龙火飞。
líng luò hù xiāng shī.
零落互相失。
jù zhī líng hán sōng.
讵知凌寒松。
qiān zǎi zhǎng shǒu yī.
千载长守一。
qí sì shí bā
其四十八
qín huáng àn bǎo jiàn.
秦皇按宝剑。
hè nù zhèn wēi shén.
赫怒震威神。
zhú rì xún hǎi yòu.
逐日巡海右。
qū shí jià cāng jīn.
驱石驾沧津。
zhēng zú kōng jiǔ yù.
征卒空九寓。
zuò qiáo shāng wàn rén.
作桥伤万人。
dàn qiú péng dǎo yào.
但求蓬岛药。
qǐ sī nóng hù chūn.
岂思农扈春。
lì jìn gōng bù shàn.
力尽功不赡。
qiān zǎi wèi bēi xīn.
千载为悲辛。
qí sì shí jiǔ
其四十九
měi rén chū nán guó.
美人出南国。
zhuó zhuó fú róng zī.
灼灼芙蓉姿。
hào chǐ zhōng bù fā.
皓齿终不发。
fāng xīn kōng zì chí.
芳心空自持。
yóu lái zǐ gōng nǚ.
由来紫宫女。
gòng dù qīng é méi.
共妒青蛾眉。
guī qù xiāo xiāng zhǐ.
归去潇湘沚。
chén yín hé zú bēi.
沉吟何足悲。
qí wǔ shí
其五十
sòng guó wú tái dōng.
宋国梧台东。
yě rén dé yàn shí.
野人得燕石。
yǐ shàng èr jù yī zuò
(以上二句一作)
sòng rén wǎng qiān jīn.
宋人枉千金。
qù guó mǎi yàn shí.
去国买燕石。
kuā zuò tiān xià zhēn.
夸作天下珍。
què shěn zhào wáng bì.
却哂赵王璧。
zhào bì wú zī lín.
赵璧无缁磷。
yàn shí fēi zhēn zhēn.
燕石非贞真。
liú sú duō cuò wù.
流俗多错误。
qǐ zhī yù yǔ mín.
岂知玉与珉。
qí wǔ shí yī
其五十一
yīn hòu luàn tiān jì.
殷后乱天纪。
chǔ huái yì yǐ hūn.
楚怀亦已昏。
yí yáng mǎn zhōng yě.
夷羊满中野。
yíng gāo mén.
盈高门。
bǐ gàn jiàn ér sǐ.
比干谏而死。
qū píng cuàn xiāng yuán.
屈平窜湘源。
hǔ kǒu hé wǎn luán.
虎口何婉娈。
nǚ xū kōng chán yuán.
女媭空婵媛。
péng xián jiǔ lún mò.
彭咸久沦没。
cǐ yì yǔ shuí lùn.
此意与谁论。
qí wǔ shí èr
其五十二
qīng chūn liú jīng tuān.
青春流惊湍。
zhū míng zhòu huí báo.
朱明骤回薄。
bù rěn kàn qiū péng.
不忍看秋蓬。
piāo yáng jìng hé tuō.
飘扬竟何托。
guāng fēng miè lán huì.
光风灭兰蕙。
bái lù sǎ kuí huò.
白露洒葵藿。
měi rén bù wǒ qī.
美人不我期。
cǎo mù rì líng luò.
草木日零落。
qí wǔ shí sān
其五十三
zhàn guó hé fēn fēn.
战国何纷纷。
bīng gē luàn fú yún.
兵戈乱浮云。
zhào yǐ liǎng hǔ dòu.
赵倚两虎斗。
jìn wèi liù qīng fēn.
晋为六卿分。
jiān chén yù qiè wèi.
奸臣欲窃位。
shù dǎng zì xiāng qún.
树党自相群。
guǒ rán tián chéng zi.
果然田成子。
yī dàn shā qí jūn.
一旦杀齐君。
qí wǔ shí sì
其五十四
yǐ jiàn dēng gāo tái.
倚剑登高台。
yōu yōu sòng chūn mù.
悠悠送春目。
cāng zhēn bì céng qiū.
苍榛蔽层丘。
qióng cǎo yǐn shēn gǔ.
琼草隐深谷。
fèng niǎo míng xī hǎi.
凤鸟鸣西海。
yù jí wú zhēn mù.
欲集无珍木。
yù sī dé suǒ jū.
鸒斯得所居。
hāo xià yíng wàn zú.
蒿下盈万族。
jìn fēng rì yǐ tuí.
晋风日已颓。
qióng tú fāng tòng kū.
穷途方恸哭。
yǐ shàng liù jù yī zuò
(以上六句一作)
piān piān zhòng niǎo fēi.
翩翩众鸟飞。
áo xiáng zài zhēn mù.
翱翔在珍木。
qún huā yì biàn juān.
群花亦便娟。
róng yào fēi yī zú.
荣耀非一族。
guī lái chuàng tú qióng.
归来怆途穷。
rì mù hái tòng kū.
日暮还恸哭。
qí wǔ shí wǔ
其五十五
qí sè dàn dōng yín.
齐瑟弹东吟。
qín xián nòng xī yīn.
秦弦弄西音。
kāng kǎi dòng yán pò.
慷慨动颜魄。
shǐ rén chéng huāng yín.
使人成荒淫。
bǐ měi nìng xié zi.
彼美佞邪子。
wǎn luán lái xiāng xún.
婉娈来相寻。
yī xiào shuāng bái bì.
一笑双白璧。
zài gē qiān huáng jīn.
再歌千黄金。
zhēn sè bù guì dào.
珍色不贵道。
jù xī fēi guāng shěn.
讵惜飞光沈。
ān shí zǐ xiá kè.
安识紫霞客。
yáo tái míng sù qín.
瑶台鸣素琴。
qí wǔ shí liù
其五十六
yuè kè cǎi míng zhū.
越客采明珠。
tí xié chū nán yú.
提携出南隅。
qīng huī zhào hǎi yuè.
清辉照海月。
měi jià qīng huáng dōu.
美价倾皇都。
xiàn jūn jūn àn jiàn.
献君君按剑。
huái bǎo kōng cháng xū.
怀宝空长吁。
yú mù fù xiāng shěn.
鱼目复相哂。
cùn xīn zēng fán yū.
寸心增烦纡。
qí wǔ shí qī
其五十七
yǔ zú bǐng wàn huà.
羽族禀万化。
xiǎo dà gè yǒu yī.
小大各有依。
zhōu zhōu yì hé gū.
周周亦何辜。
liù hé yǎn bù huī.
六翮掩不挥。
yuàn xián zhòng qín yì.
愿衔众禽翼。
yī xiàng huáng hé fēi.
一向黄河飞。
fēi zhě mò wǒ gù.
飞者莫我顾。
tàn xī jiāng ān guī.
叹息将安归。
qí wǔ shí bā
其五十八
wǒ dào wū shān zhǔ.
我到巫山渚。
xún gǔ dēng yáng tái.
寻古登阳台。
tiān kōng cǎi yún miè.
天空彩云灭。
dì yuǎn qīng fēng lái.
地远清风来。
shén nǚ qù yǐ jiǔ.
神女去已久。
xiāng wáng ān zài zāi.
襄王安在哉。
huāng yín jìng lún tì.
荒淫竟沦替。
qiáo mù tú bēi āi.
樵牧徒悲哀。
qí wǔ shí jiǔ
其五十九
cè cè qì lù qí.
恻恻泣路歧。
āi āi bēi sù sī.
哀哀悲素丝。
lù qí yǒu nán běi.
路歧有南北。
sù sī yì biàn yí.
素丝易变移。
wàn shì gù rú cǐ.
万事固如此。
rén shēng wú dìng qī.
人生无定期。
tián dòu xiāng qīng duó.
田窦相倾夺。
bīn kè hù yíng kuī.
宾客互盈亏。
shì tú duō fān fù.
世途多翻覆。
jiāo dào fāng xiǎn.
交道方险。
dǒu jiǔ qiáng rán nuò.
斗酒强然诺。
cùn xīn zhōng zì yí.
寸心终自疑。
zhāng chén jìng huǒ miè.
张陈竟火灭。
xiāo zhū yì xīng lí.
萧朱亦星离。
zhòng niǎo jí róng kē.
众鸟集荣柯。
qióng yú shǒu kū chí.
穷鱼守枯池。
jiē jiē shī quán kè.
嗟嗟失权客。
qín wèn hé suǒ guī.
勤问何所规。

“三十六万人”平仄韵脚


拼音:sān shí liù wàn ré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作者简介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作者介绍


李白的轶事:黄鹤楼搁笔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的家庭成员

家人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名叫李客,为任城尉。母,无记载。

配偶
原配:许氏,结发妻子,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与李白生一子一女。
继室:宗氏,第二任妻子,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携宗氏南下。后李白因李璘案下狱时,宗氏曾奔走营救。
刘氏,与李白同居,后分手。
某氏,东鲁一妇人,与李白同居,生李颇黎。

子女
李伯禽,小名“明月奴”,原配许氏所生。一生未入仕途,贞元八年(792年)去世。有一子两女,长子年轻时出游,不知所踪。两女分别嫁给当涂农户陈云和刘劝。
李颇黎,李白在东鲁时和一女子所生。
李平阳,原配许氏所生,出嫁后不久即去世。

李白的生死考证

  上世纪90年代,吉国考古学家曾在碎叶城遗址进行发掘,除了许多佛教文物,他们还发掘出一块唐代石碑,其上有“安西都护府侍郎李某……”字样,这又进一步证实了郭沫若最早考证的李白故乡在碎叶的说法。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20世纪60年代前,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也有说是单纯的喝酒猝死(见《旧唐书》)。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就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

  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父亲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李白的父亲回到蜀中先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才给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李白的主要成就

诗词成就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诗词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书法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道术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五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剑术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朝“三绝”。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总计,“剑”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可见,李白是多么地钟情于剑了。

李白的生平

年少有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辞亲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他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在洞庭湖泛舟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殴打致死)。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作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伟,虎踞龙盘,六朝宫阙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已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唯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孙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初进长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已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
  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赐金放还
  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由道士吴筠引荐)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李阳冰《草堂集序》谓:“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但唐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 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再次远行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箓(道教的秘文)、授道箓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文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徜徉山水之中,即兴描写了这一带的秀丽山川和历史底蕴。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应邀入幕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璘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完全出乎意料。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

重病而逝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一岁。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曾流传着“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龙巾拭吐”的故事。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中的高傲。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百姓基层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鸯。”(《古风》第三十九)并对因谄事帝王而窃据权位者的丑态极尽嘲讽之能事,如:“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个艺术概括在李白诗歌中的意义,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在杜诗中一样重要。
  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行路难》):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而产生对朝廷的失望和气愤。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古风》第五十一、《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总之,可以说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的地步。任华说李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杂言寄李白》),这种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的意识,是魏晋以来重视个人价值和重气骨传统的重要内容,李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而成为诗坛巨星的。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表明了只有充溢着生命活力的诗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奇思妙想。他有一首《短歌行》,诗中构想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在《日出入行》诗中说:“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又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他笔下的山峰高耸峻拔,峥嵘奇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
  同时,李白又写了许多具有晶莹透剔的优美意境的山水诗。例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山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这些诗以明朗纯净取胜。李白的山水诗与其说是对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绘,不如说是按诗人个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他只求把握整体的气势或氛围,凭倏来飙起的感兴泼墨写意,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诗又是无往而不抒情的,他善于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有着“同构互感”的微妙的呼应关系。例如《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中的“浮云”、“落日”,既是眼前景,又是古诗中有着特定情感内容的比兴意象,意谓游子一去如浮云飘泊无止,故人惜别又似落日依依,缘情布景而不留凿痕。又如“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首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和时辰,又用“云”和“雁”的意象喻指离别和远行。此外如“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游南阳清泠泉》)等。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所有这些诗篇,都无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丰采。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大事年谱
701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出生。
705年 (中宗神龙元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711年(睿宗景云元年)李白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715年(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718年(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
720年(开元八年)李白二十岁。出游成都、峨嵋山。谒颋于成都。颋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
721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
724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春三月自三峡东下。经荆门山至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在江陵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相遇。夏游洞庭(在今湖南省境内)、庐山(在今江西省境内)。秋游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会稽。秋,病卧扬州。冬,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727年(开元十五年)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遂家于安陆。
728年(开元十六年)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渴宰相说,并结识其子张相。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
731年(开元十九年)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秋到篙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遂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732年(开元二十年)李白三十二岁。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李白首至兖州,初识杜甫,两人一面,即亲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在兖州结下了深厚友谊,双曜相会,成文坛千古佳话。开元24年,李白携妇将自安陆移家东鲁兖州。
李白移家兖州后,将家庭安置兖州治所瑕丘(今兖州)城的东门之外,即李白所谓的“鲁门东”和“沙丘城下”,随即入编瑕丘户籍,占籍瑕丘,并得到了瑕丘官府所分给的田地。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李白三十六岁。春在太原,曾北游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南下洛阳与元丹丘相逢。秋,至篙山元丘处,结识岑勋。南返途经襄阳时,与孟浩然再会。是年杜甫二十五岁。在齐鲁燕赵一带漫游。
738年(开元二十六年)李白三十八岁。春,又出游南阳、篙山(元丘的居所)、陈州、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
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三十九岁。春至初夏,在安宜(今江苏省宝应县)。夏,漫游于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秋,逆长江西上,经当涂(今安徽当涂县),至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县),适逢王昌龄被贬谪岭南(今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二人会晤。冬,自巴陵归安陆。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李白四十一岁。居东鲁,与韩淮、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河等隐于徂徕山(音cúlaí,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纵酒酣歌,号称“竹溪六逸”。又以学道为事,意欲出游越地。
742年(玄宗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四月,游泰山。夏,与子女一道至南陵(今安省南陵县),欲游越中。玄宗征召入京,返南陵。秋,赴长安。与太子宾客相遇,贺以“谪仙人”称之,复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
743年(天宝二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四十四岁。春正月,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初夏,与杜甫识于洛阳。旋往开封、商丘,请北海高天师授其道,决心遁入方外。秋,与高适、杜甫共游梁宋(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冬,北往安陵(唐属平原郡,在今河北省吴桥县北),乞盖寰为造真(道教的秘籍),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还归任城。
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四十五岁。春在任城。杜甫来东相方。二人同游于任城一带。夏,与高适、杜甫同渴北海太守李邕于济南。秋,与杜甫复会于郡(今山东省曲阜市),二人同游甚密。秋冬,在鲁郡别杜甫,游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746年(天宝五年)李白四十六岁。春,游鲁郡。卧病任城甚久。秋,病愈,又游于鲁郡。是年自春以来屡有南游之念,终于秋末启程。至宋城,又游梁园(汉梁孝王所造的一座的御苑,又名兔园),旋到扬州。
747年(天宝六年)李白四十七岁。在路上遇崔成甫。往会稽吊贺知章。登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冬返金陵,此后二年,留居金陵。
748年(天宝七年)李白四十八岁。春在金陵,夏至杨州,秋游霍山(今安徽省六安县南),冬到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谒见江太守昊王李抵。
751年(天宝十年)李白五十一岁。春在任城。秋滞留在高凤(后汉的隐士)石门山(又名西塘山,在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元丹丘居处。秋末,自开封北游幽州(今北京市),经河北道、邺郡(今河南省安阳市)。
752年(天宝十一年)李白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拜访侄子李聿清漳县(今广平县)令。沿途留连。十月,抵达范阳郡(即幽州,今北京市)。初识安禄山跋启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感危险,即离范阳而去。
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五十三岁。早春,自范阳南下魏郡(今河北省魏县东),游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阳县),继续沿汾水南下,入潼关(关所在今陕西省,为洛阳与长安之问的要地),登西岳华山。至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横江浦渡长江。秋,又南下游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句溪、敬亭山等地。
755年(天宝十四年)李白五十五岁。夏游当涂。秋游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冬返宣城。旋至金陵,获安禄山乱。门人武谔许去鲁中(今山东省)接其子女南下。分别后,自往宋城接其妻宗氏。
756年(肃宗至德元年)李白五十六岁。岁初,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刻中(今浙江省膝县)。至漂阳(今江苏省滦阳县),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永王数次下达聘书,几经犹豫,终于决定下山入其幕府。
757年(至德二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永王兵败丹阳,李白自丹阳南逃。旋被缚入寻阳狱中。妻宗氏为救其四处奔走。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极力救之,乃获释。宋若思辟白为军幕参谋,以掌军中文书事务。并随宋若思一同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九月,病卧宿松(今安徽省宿松县)。曾两次赠诗宰相张镐求救。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
758年(肃宗乾元元年)李白五十八岁。李白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
760年(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春由洞庭返江夏。秋至寻阳,再登庐山。决意游仙学道以度余年。冬在建昌(今江西省修水县西北)。岁末至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
761年(上元二年)李白六十一岁。流落江南的金陵一带。靠人赈济为生,闻史朝义势力复盛,李光弼派兵镇压,再次请缨入其军幕,但因病而半道还。冬初,寄宿于当涂县令(县知事)李阳冰处。曾出游历阳,旋归当涂,卧病于斯。
762年(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六十二岁。早春,卧病当涂。晚春三月,作最后的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秋归当涂,病况日下,自知无望。而李阳冰又退隐在即,欲走无路,精神失常。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李阳冰。十一月,卒于当涂,有绝笔《临终歌》一首。
据邵康节《紫微斗数》的记载 李白生于丙辰年十一月初十日午时 不是辛丑年。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