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唐室衣冠四百秋”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唐室衣冠四百秋”出自宋代陶弼的《柳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áng shì yì guān sì bǎi qiū,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唐室衣冠四百秋”全诗

《柳州》

唐室衣冠四百秋

唐室衣冠四百秋,元和台省尽名流。
谁人肯为交朋死,乞以罗池换播州。

标签:衣冠名流

赏析


诗词:《柳州》
作者:陶弼(宋代)

【中文译文】
唐朝的王朝繁华已过去了四百个秋天,
元和年间的朝廷已经失去了名流的风采。
有谁愿意为了结交朋友而去死去?
我愿意用罗池的美酒来换取播州的宁静。

【诗意和赏析】
《柳州》这首诗是陶弼写于宋代的作品,通过描绘唐朝和元和年间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之情。

首句“唐室衣冠四百秋”以皇室的衣冠为象征,表达了唐朝昌盛壮丽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四百个秋天,暗示了兴盛的王朝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落。

接着,“元和台省尽名流”描述了元和年间朝廷已经失去了名流才子,台省指的是朝廷的官方机构,尽管在当时有很多人才,但他们却没有机会在朝廷中施展才华,失去了荣耀和名望。

接下来的两句“谁人肯为交朋死,乞以罗池换播州”表达了陶弼对友情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感叹当时的社会变迁,很少有人愿意为了结交朋友而不惜生命,而自己愿意以罗池(一种美酒)来换取播州的宁静与安宁。这里的“罗池”象征着欢乐和友谊,而“播州”则代表了宁静和平静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催人思考,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并通过自己的选择表达了对友情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唐室衣冠四百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iǔ zhōu
柳州

táng shì yì guān sì bǎi qiū, yuán hé tái shěng jǐn míng liú.
唐室衣冠四百秋,元和台省尽名流。
shuí rén kěn wèi jiāo péng sǐ, qǐ yǐ luó chí huàn bō zhōu.
谁人肯为交朋死,乞以罗池换播州。

“唐室衣冠四百秋”平仄韵脚


拼音:táng shì yì guān sì bǎi qiū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作者简介


陶弼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作者介绍


陶弼的文学创作

  陶弼现存的诗里最长的一首“兵器”批评当时将领的昏庸,跟异族打了败仗,就怨武器不行:“朝廷急郡县,郡县急官吏;官吏无他术,下责蚩蚩辈。耕牛拔筋角,飞鸟秃翎翅;簳截会稽空,铁烹堇山碎。供亿稍后期,鞭朴异他罪。……是知用兵术,在人不在器,愿求谋略长,勿倚干戈锐。”这首诗颇为宋代所重视,可以表现他的思想。从其它的诗以及宋人笔记、诗话里引的断句看来,他擅长写悲壮的情绪,阔大的景象。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人人词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5049897号

2005年至今 · 专注包房KTV串烧创作与推广!

免费分享100万+DJ串烧资源...点击下载👇👇👇

自2005年起步,我们始终扎根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深度参与包房KTV串烧嗨曲的创作、制作与推广。20年间,亲历了西南夜店音乐从本地化探索到全国辐射的蜕变。
~从CD刻录机到流媒体时代,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让每个包房炸裂的初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炫音社、西西音乐等伙伴,用节奏连接山河,用音浪点燃城市——【因为西南的夜,永不散场】。
~我们提供免费DJ搜索引擎,如果有缺失的资源,没有找到您要的资源,可以右上角《提交需求》进行反馈求资源。
~如果你觉得本站好用,记得分享给好友一起噢!搜DJ下载:www.djxiazai.com
网站地图 专辑地图 DJ舞曲 网址导航 时间查询 词典查询 问答查询 邮编查询 万年历查询 机械 苗木 升学
  • 人人DJ
  • 人人DJ
  • 炫音社
  • 西西音乐
  • 成都漫音
  • 成都音画时尚
  • 人人词典
    TA们都在这里聚集交流
    加入社群